《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近日已批复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昨天上午举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从空中俯瞰,上海西郊的虹桥地区,京沪、沪宁、沪杭等多条高铁汇聚,虹桥国际机场一派繁忙,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巍然伫立。这里,是长三角当之无愧的“磁力中心”“流量中心”。
虹桥,是上海的虹桥,更是长三角的虹桥、世界的虹桥。在2日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动员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三省一市负责人的讲话,饱含对这片热土的期待: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总体方案获批,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一个重大战略任务,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要坚持一体化、一盘棋的思维,跳出上海看虹桥,共同建好用好这个平台”;“浙江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了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详解
▽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相关情况,以及上海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主要举措。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师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近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昨天,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动员大会,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承办。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布局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战略意图,全力推动《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加快形成携手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生动局面。
出台背景
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虹桥商务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功能布局和主要任务,标志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继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之后,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承载地。
虹桥地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侧,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网络中心和经济地理中心。依托区位和功能优势,虹桥地区从世界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为现代化虹桥商务区,继而以世界最大的单体会展建筑国家会展中心为载体,成功举办三届进博会,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虹桥商务区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枢纽。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承担国家赋予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奠定了基础。
总体考虑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空铁复合、海陆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为联动纽带,以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枢纽为发展载体,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资源配置枢纽为核心功能,兼具对内吸引集聚和对外辐射带动作用,是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之后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在全国开放格局中将发挥独特作用。
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努力成为一个重要平台,即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一个关键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枢纽链接。
具体来看,“关键节点”就是要更好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的功能优势,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虹桥力量”,有力带动更广阔的国内大循环。
“枢纽链接”就是要更好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搭建平台、提供通道、编织网络的枢纽作用,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资源要素流动和汇聚中架起“彩虹桥”、建立“超链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关键节点”和“枢纽链接”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赢得开放发展的战略主动,率先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主要内容
《总体方案》系统构建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在空间、内涵、能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拓展和战略性提升,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是“建设背景”,阐述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围绕若干重点领域明确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具体路径和政策举措。第七部分是“保障措施”,明确工作机制和要素支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特色亮点
《总体方案》的突破和亮点可概括为“”。
“1和2”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
“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从空间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展到杭州湾北岸,纵贯南北、江海通达,总面积达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域内面积约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3),年经济总量近2.3万亿元,体现了国家战略的大思路和大手笔,也必将成为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从形态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犹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居于中心位置的虹桥商务区是其“动力核”,将长三角乃至更广腹地的发展动能和开放势能汇聚于此、辐射而出,进一步凸显了虹桥商务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国际定位、开放优势和枢纽功能。
“3和4”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围绕“三大功能”、聚焦“三个一批”、推动“四个着力”。即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核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为此,《总体方案》重点明确了“三个一批”,包括一批高含金量政策措施、一批高水平功能平台和一批高能级重大项目,初步梳理共项。
一图读懂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一重大布局:
上海市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
主要举措
▽
昨天下午,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了上海市贯彻落实有关工作安排。
一是市级层面在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上海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专项工作推进机制”,主要职责是落实《总体方案》、研究重大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同时,梳理形成《重点任务分工》,将《总体方案》中涉及上海市的内容分解为五个方面83项具体工作任务,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共涉及46个市相关部门和中央在沪相关单位),确保任务落细、责任落实。
二是虹桥商务区及相关区分别制定本区域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或行动计划,明确未来3-5年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
三是研究编制年度重点工作,细化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进度等,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根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核心功能,要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
为此,《总体方案》重点明确了政策措施、功能平台、重大项目“三个一批”,初步梳理共项,其中涉及上海市的共75项。
政策措施29项:明确了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作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突破口。特别是在固化进博会支持政策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总部经济集聚升级、强化交通枢纽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了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功能平台33项:明确了一批高水平的功能平台,作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载体。其中既有已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也有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和潜力的;既有各省市自主推进的,也有跨省市合作共建的;
重大项目13项:明确了一批高能级的重大项目,作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抓手。主要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产业发展等领域。
一图详解: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如何落实
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功能?
▽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承载地
Q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从虹桥商务区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两者不同的内涵是什么?它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A陈寅:回顾虹桥地区的发展历史,从虹桥商务区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在地域范围、功能定位、承担的战略使命等三个方面不断演进,内涵在不断丰富。
在地域范围方面,年虹桥商务区设立时,面积是86平方公里。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虹桥商务区扩展到平方公里。年,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域范围平方公里,与当年相比大幅提升。在功能定位方面,年,作为世界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并设立了虹桥商务区,构建全面对接和服务长三角区域的商务中心。年,世界最大的单体会展建筑——国家会展中心在虹桥商务区建成运营,并于年以来成功举办三届进口博览会。从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到如今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和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虹桥的功能定位在不断升级。在战略使命方面,最早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宁的虹桥”、虹桥镇是“闵行的虹桥”,虹桥商务区是“上海的虹桥”,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沪苏浙皖共建的“长三角的虹桥”“面向国际的虹桥”。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就鲜明提出“大虹桥”的概念。如今,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虹桥商务区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大虹桥”蓝图初步绘就。因此,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是一件关系长三角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继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后,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承载地。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放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坐标中,就是要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的增长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横跨长三角“经济黄金轴线”,已成为全球货物流、商务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点和中转站,并迈向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的战略通道,也将更好地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好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区位优势扩大辐射圈,推动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三大区域地域互连、功能互补、政策互鉴、项目互通
Q新华社:能否介绍一下未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三大国家战略之间将怎样协同发展?
A华源:总的来看,这三大区域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我把它概括为四个“互”:
一是地域互连。由东向西,这三大承载地从上海市域东部直抵长三角腹地。向东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相得益彰,直面广袤太平洋和海上丝绸之路;向西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珠联璧合,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联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二是功能互补。一体化示范区旨在通过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临港新片区重在通过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与高水平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一体化示范区一左一右就像两部引擎,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双轮驱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临港新片区在协同开放方面“两翼齐飞”,将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并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作出示范。三是政策互鉴。在《总体方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我们借鉴了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创新举措,例如“允许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的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在虹桥商务区设立分支机构,就国际商事、投资等领域发生的民商事争议开展仲裁业务”等。下一步推进落实过程中,我们也将继续借鉴临港新片区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同时也将积极分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四是项目互通。《总体方案》提出一批重大项目,如“强化虹桥与浦东两机场联动”“规划建设沪苏湖、沪乍杭、通苏嘉甬等高铁”,对三大承载地的互联互通有极大促进作用,将更好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虹桥商务区将围绕6方面着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区域
Q解放日报: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虹桥商务区有什么新定位?围绕《总体方案》落实,近期虹桥商务区有哪些新举措?
A闵师林: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历经十余年,大交通枢纽功能全面提升,大会展品牌形象日益凸显,大商务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具备引领长三角协同开放的良好发展基础。
《总体方案》对虹桥商务区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29条政策措施,其中16项是仅在虹桥商务区实施的创新政策措施,以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20多个功能平台在商务区落地。包括将进博会期间的创新政策依法上升为常态化制度安排、在虹桥商务区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设立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投资基金、依托全球数字合作城市联盟促进长三角内外国际数字经济领域重点城市交流联通等,政策突破和改革创新的含金量十足。《总体方案》赋予虹桥商务区重大使命,商务区近期将围绕以下6个方面,聚焦重点,对标一流,着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区域,进一步增强服务长三角能力。一是提升产业能级,建设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深化会展优势。积极打通线上线下会展服务体系,做大做优“云上会展第一平台”。积极推进市级商圈建设,推动免税购物试点。推动与航材、航油、航时等航空要素相关的功能性机构和平台落地。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制订虹桥商务区数字企业认定办法和虹桥商务区特色园区(楼宇)管理办法。推动北斗、人工智能等科创产业有新发展。二是放大进博效应,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继续深化海外贸易中心平台建设,集聚高能级国际组织,高频度举办各类高规格经贸活动。加快优质企业集聚,加快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绿地全球贸易港、长三角电商中心等常年展重点平台建设。三是增强辐射功能,打造联通国际国内的综合交通新门户。进一步深化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相关工作提升方案。推进中运量等区域地面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研究,提升若干既有线路运营效率。进一步推动实施虹桥商务区智能化停车管理平台。打造智能化交通枢纽应用平台,打造商务区立体化的智慧步行导航系统。继续做好交通枢纽应急保障,发挥虹桥商务区指挥平台作用,加强枢纽单位联动。四是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商务区营商环境。加快《总体方案》明确的各项创新政策、举措的落实。继续推进国际人才港建设。完善人才公寓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投资促进;做好商务区对外推介。我们构建了虹桥商务区区域内、长三角和海外三个层面的投促工作网络,将进一步布点并提升工作能级,持续发挥商务区投促一体化平台沟通、协调、督办作用。五是促进产城融合,打造引领高品质生活的国际化新城区。有序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整合优化空轨项目前期研究成果,把控总体土地出让进度。推进商务区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强低碳能效运行管理平台的接入力度。持续推进指导能源系统建设和应用。统筹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多位一体”综合养护模式,统筹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维护质量管理。六是加快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形成“一地(进口商品集散地)、一港(全球数字贸易港)、一区(新型国际贸易总部集聚区)、一都(国际会展之都)”与两个市场(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上海国际医药医械交易市场)引领的“4+2”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格局,稳步扩大进口规模,持续优化进口结构,逐步提升进口能级。虹桥商务区将牢牢把握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大机遇,与一核两带相关各方合力高质量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努力开创新发展阶段的新奇迹。
·明确一批高含金量政策措施、高水平功能平台、高能级重大项目
Q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刚刚介绍《总体方案》的政策突破和亮点时,提到了“三个一批”,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是哪些方面?
A王华杰:《总体方案》的政策突破和亮点,可归纳为“三个一批”,初步梳理共项。
一是明确一批高含金量政策措施,作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突破口,初步梳理共29项,其中16项政策在作为核心区的虹桥商务区中先行实施,主要涉及固化进博会支持政策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总部经济集聚升级、强化交通枢纽服务功能等方面。《总体方案》中有一些原创性政策措施,比如,设立跨区域社会组织、设立招收面向全国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在全国都是首次提出。还有一些政策是从自贸区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借鉴来的。比如,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跨境金融服务、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免税购物等。此外,《总体方案》在大家所关心的人才支持方面也有多项干货政策,比如“在虹桥商务区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为境外高层次专业服务人才来华执业及学术交流合作提供签证、居留、永久居留便利”、“支持经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凭其持有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创办科技型企业,并与中国公民享受同等待遇”等。二是明确一批高水平的功能平台,作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载体,初步梳理共47项,涉及上海的33项。其中既有已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也有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和潜力的。比如,《总体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发展医疗服务贸易”,将进一步促进医学中心引入有品牌、上规模的国内国际医疗机构,培育医疗服务产业链。又如,《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金山华东无人机空港”,将进一步推动金山融入虹桥“大交通”体系,实现错位发展、功能协同,成为大虹桥空运体系中的特色功能区域和开放式无人机生态系统。三是明确一批高能级的重大项目,作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抓手。初步梳理共26项,涉及上海的13项,主要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产业发展等领域。比如,《总体方案》提出“规划建设沪苏湖、沪乍杭、通苏嘉甬等高铁”,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苏浙周边站点协同发展,扩大高铁辐射范围。比如,《总体方案》提出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将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整合港航资源,优化港口布局,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增强服务全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下一步,我们将以三个一批为抓手,抓紧推动落地,争取早出成果、早出形象。
·推动高水平开放、培育和吸收高能级主体、打造高质量的平台
Q新民晚报:《总体方案》提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
A申卫华:《总体方案》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功能,明确了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促进国际贸易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可以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本市商务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市商务委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各项相关任务,将对照《总体方案》明确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坚持高水平功能开发的原则,推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发展。具体举措分为:推动高水平开放、培育和吸收高能级主体、打造高质量的平台。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虹桥商务区的“新三高”。一、推动高水平开放。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支持打造“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的良性生态圈。发挥进博会带动效应,按照国家部署,推动进博会通关监管、资金结算、投资便利等相关政策措施常态化、制度化,并向全市进行复制推广。加强国际贸易会展培育。虹桥商务区目前每年常态化展览在万平方米以上,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国际品牌重要展会活动的引进,推动优质资源带动上海会展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探索在数字贸易、会展服务等领域试点更多的扩大开放措施。如这几年在中央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境外机构直接在国家会展中心办理国际展览的可能性,数字贸易方面也在不断推进数字开放等改革措施,将虹桥商务区打造为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同时,吸引一批国际机构、高端要素市场、专业服务机构,推动专业服务机构在虹桥商务区加快集聚。在贸易开放,特别是新型贸易制度创新方面,我们继续支持跨境电商、离岸贸易、转口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在虹桥商务区的发展。二、吸引和培育高能级主体。打造总部经济集聚高地。据统计,目前虹桥商务区内外资总部已经达到家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支持下,扩大中资、民资、外资等各类地区总部在虹桥商务区的集聚,培育有创新活力的成长性总部。引进和培育更多高能级的贸易主体。加快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具有市场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商贸龙头企业在虹桥商务区落地,同时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供应商的集群集聚。集聚国际贸易促进功能机构。支持虹桥海外贸易中心、虹桥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提升能级,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贸易促进公共服务平台。三、打造高质量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一区一港”。一区是指高水平建设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一港就是优化数字贸易开放发展环境,率先建成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方面来说,就是以多层次的进口展示交易与专业贸易平台,建成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提升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全球商品贸易港等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能级,增加虹桥商务区进口商品各类展示平台的集聚度、显示度;高标准建设一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直销平台、国别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数字贸易港方面来说,支持虹桥国际数字贸易产业园、国际文创电竞中心等平台在数字贸易领域协同创新。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措施,加快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虹桥商务区分站的建设,为虹桥商务区各类企业提供展示相关平台、产品和服务的渠道,实现多主体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整合。推动“6+”平台向数字贸易升级,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文化贸易等领域,构建集数字品牌展示、数字产品交易、数字贸易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全球数字贸易平台。支持建设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促进服务贸易进口创新发展。
·4方面加强跨区域交通建设的规划设计
Q香港大公文汇: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在跨区域交通建设方面下一步有哪些新的规划设计?如何体现“大交通”理念?
A李俊豪: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功能,交通上要全面提高综合交通枢纽服务和管理水平。在服务范围上,下一步我们将构建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链接全球的综合交通枢纽;在交通方式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航空、铁路服务功能与对外辐射能力,强化枢纽集散能力,加强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目前跨区域交通建设方面的规划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增强对外铁路通道。在既有京沪高铁、沪昆高铁、沪宁城际等线路的基础上,年已建成沪苏通铁路一期,开工在建沪苏湖铁路,并规划新增沪杭城际铁路进入虹桥枢纽,进一步加强虹桥枢纽与国家干线铁路网的衔接,提升虹桥枢纽对长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加强城际铁路网、市域铁路网规划建设。依托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规划,开展相关城际线、市域线的规划建设。一是已开工建设的机场联络线,可以实现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之间的快速连接,将大幅提升虹桥枢纽面向全国、面向全球的服务能力;二是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嘉闵线,并研究北延伸连接太仓与沿江高铁,增强虹桥枢纽与相关新城及毗邻城市之间的联系;三是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要求,规划研究沪苏嘉城际线,自虹桥商务区经青浦新城、示范区客厅到嘉兴,并可与苏州方向对接,实现示范区和虹桥枢纽双核联动。
三是完善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相关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工作。今年计划启动建设13号线西延伸、2号线西延伸、17号线西延伸至西岑。
四是完善高快速干线路网建设。虹桥枢纽周边既有“四横四纵”高快速路网,可实现对外快速联通。下一步将加强内部及周边更大范围的快速通道优化,分流过境交通,并将启动G50公路扩容及智慧化改造,加快推进外环西段功能提升、G15公路嘉金段扩容等工作,增强虹桥商务区与周边区域的联系。
·三省一市将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加强对重大任务、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统筹联动
Q上海电视台: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以及三省一市将建立怎样的协调推进机制?如何发挥好各区域间的合力?
A华源:这几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大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力协作、相互赋能,打好“协同战”“整体战”。我们三省一市要在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下,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制定配套政策,加强对重大任务、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统筹联动。
具体来说有以下考虑:本市层面,我们打算设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专项工作推进机制”,由相关市领导牵头,相关市政府副秘书长配合,涉及约50个市相关部门和中央在沪相关单位,主要职责是落实《总体方案》、研究重大问题、加强沟通协调。省市间层面,我们初步考虑在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下设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协调推进机制”,围绕“一核两带”功能布局,形成上海和苏州、嘉兴,我市6个区和江浙8个区县“1+2+14”机制,并邀请安徽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该机制主要职能是加强省市间统筹协调和政策措施推进落实。上海市发改委已经根据《总体方案》梳理形成了本市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下一步将会同全市各相关单位,加快把新蓝图变成施工图。一是着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特别是涉及国家事权的政策,我们将积极加强与相关国家部委的沟通衔接;二是着力推动功能平台能级提升,要用好进博会、数字贸易港和商务人才港等重大平台;三是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确保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在今明两年开好局、起好步,确保《总体方案》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将给上海这些区带来什么?
▽
闵行区
闵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虹桥片区10平方公里集建区内的土地开发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已累计完成居民动迁余户,完成集体非居动迁百万平方米,国有土地企业动迁42家,腾地亩,累计投入资金多亿。目前南虹桥区域共计1万余亩土地需完成收储,已完成收储约亩,将为前湾发展预留出宝贵空间。
青浦区
青浦区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面向长三角城市群、支撑青浦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将推进轨交2号线、13号线、17号线西延伸,推进轨交25号线建设,规划设置沪苏嘉城际线、嘉青松金线、轨交17号线三线换乘的高能级青浦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同时,青浦区将加快沪苏湖铁路练塘站建设,积极推进青吴嘉城际线、嘉青松金线落地,积极做好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长宁区
长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长宁全域纳入北向拓展带,其中西部19.9平方公里纳入核心区范围。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范围内唯一的中心城区,长宁具有“一核两带”对内对外辐射的核心节点优势。
金山区
金山将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长三角区域轨道交通联动联通。金山将以两纵(嘉青松金线和金山铁路)两横(南枫线和沪乍杭铁路)四个重大项目为重点,推进轨道交通路网建设。该网络不仅覆盖金山区所有镇和上海西南各区,而且为进一步多点联通长三角城市打下良好基础,发挥出金山区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