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脱林肤色遮盖液 https://m.39.net/pf/a_d7ncnnk.html图说:医院智慧医疗场景来源/新民晚报记者易蓉摄(下同)医院能否满足百姓健康需求?是否有顺畅、便利、高效的医疗服务网络,托住百姓健康?记者今日获悉,作为上海市综合医改示范区,近年长宁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形成了惠民、有效的“长宁方案”。全科专科结合建立精准分级诊疗不久前,50岁的签约居民陈女士因左下腹疼痛,一大早到家门口的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准备挂挂盐水,消消炎。细心负责的家庭医生小钟觉得她的病情没那么简单,立刻向医院发起转诊申请,并上传CT报告。5分钟不到,医院的社区联络员立即响应,直接将陈女士转诊到急诊。经过急诊手术,陈女士是乙状结肠上的恶性肿瘤导致的肠穿孔,整个过程在24小时内发生。出院后,她又回到家庭医生身边进行康复和肿瘤管理。有效的上下联动提升了社区下转接诊的能力,形成了托得住的健康网底。近年来,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承担着长宁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采取“资源共享、技术支持、检验检查互认、处方流动、健康管理”等多种举措,逐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分级诊疗模式。构建多样化专科医联体,深化分级诊疗是长宁综合医改的亮点之一。推进居民自愿与医疗结构“1+1+1”组合签约分级诊疗模式基础上形成“1+N(医院)+M(医院特色专科)”协同模式,实现全科到专科的点对点转诊。去年,全区完成社区上转人,医院下转人。医院还完成“全-专-护-药-康-养”联盟的体系建设,与辖区10家卫生服务中心签订3轮、6年合作协议,正逐步拓展为可医院、医院、医院、护理院、养老机构的“1+10+N”模式。“前期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建设,让医院在社区联动慢病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正着医院、联动家医团队,探索慢病全程管理,为不久将来实现区域内全人群健康管理奠定基础。”院长马骏说。 数字赋能助力医改提速长宁区卫建工作党委书记池捷介绍,在流程再造提升就医体验方面,长宁区属医疗机构现已建成统一智能预问诊平台,实现包括专家号在内的所有门诊1小时至30分钟内精准预约、检查检验项目互联互通互认、医保电子凭证和脱卡支付。例如医院已完成市区急救系统两级应用对接,完成急诊专用设备的调试与部署;医院在与急救中心对接调试中,将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场景。在提升后台支撑方面,长宁区属医疗机构已全部完成电子出院小结和电子病历卡上线,实现云端随查。今年1月份全市首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医院,4月份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医疗场景支付”在医院再次成功试点。长宁区副区长陆浩介绍,长宁医疗体制整合型高质量建设探索,较好地实现了便民、惠民、利民的目标。他给出一组数据:近3年,医院医药费用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药占比保持在30%以内;区内全人群家庭医生签约31.67万人,签约率超过50%,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16.73万人,签约率达到70.59%。新民晚报记者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