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21日报道:今年以来,长宁区抢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机遇,着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等“组合拳”,全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国际精品城区软实力。仅今年上半年,长宁全区引进重点项目已达家,实到外资3.19亿美元。其中,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家,累计达73家。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之所以选择入驻临空园区,主要是看中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日前,禾大上海创新研发中心入驻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的虹桥东方国信商务广场,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财务总监沈志浩告诉记者,“临空园区距离市区较近且又属于上海虹桥商务板块,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也方便工作人员上下班通勤。”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西侧,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年来,示范区紧贴上海和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导向,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绝对优势的产业集聚,航空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三大高地态势渐显,目前已有余家企业入驻。加快航空要素集聚,进一步发挥航空服务业的“头部效应”。截至目前,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入驻东航、春秋、中货航等总部型基地航空公司5家,东航技术、东航食品、吉祥航空物流等一批航空关联企业,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上海市航空学会、英国皇家航空学会等功能机构,以及亚联、金鹿等5家公务航空企业。今年新引进航空服务业企业16家,包括丽翔航空等。同时,临空示范区全力打造临空总部新高地。已集聚联合利华、联强国际、博世等30多家跨国地区总部和民营总部,今年新引进1家外资总部“英格卡购物中心(中国)管理有限公司”。涌现出携程、爱奇艺、灿星、纽仕兰、百秋等一批在线新经济龙头企业和成长性较高的初创企业。为积极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推进上海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区正在加快形成数字服务引领示范效应。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已获上海市商务委颁发的“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示范基地”称号,入驻了神州数码、明基、芯讯通等71家数字贸易重点企业,携程智慧出行园、苏河汇全球共享经济数字贸易中心入选虹桥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的首批承载平台,数字贸易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逐步凸显。擦亮“虹桥”品牌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大虹桥”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作为“虹桥之源”、“大虹桥”中上海唯一的中心城区,长宁区在“虹桥品牌”赋能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长宁区第一时间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在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设立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积极打造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为虹桥商务区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港提供有力支撑。楼宇企业经济发展数据情况一目了然、人脸识别管控园区人员形成运动轨迹、AI交通管控高峰出行......这些充满科技感的画面,正是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据临空智慧园区负责人林文欢介绍,目前园区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共设置园区总览、城市运行、智慧招商、环境监测、交通服务五大数据管理板块,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让写字楼、工业园等园区的管理更智能、更高效。“比如在智慧招商板块中,我们能通过大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动态掌握企业运营状况,使企业风险及时预知和预判。目前已经覆盖了园区3千余家企业。”入驻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上海百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国际时尚领域、轻奢及奢侈品品牌领先服务商,为80+国际高端时尚、轻奢及奢侈品牌提供品牌咨询、数字营销等全渠道、全链路一站式服务。上海百秋高级经理卫芬告诉记者,“之前有海外小众品牌想入驻中国落户上海,但由于疫情品牌方不便到沪,也不清楚具体要准备哪些材料。我们企业在了解情况后以代理人的身份与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办公室对接,临空办第一时间给予帮助,为有意入驻的企业提供了全面、实惠、专业的‘临空服务’。”近年来,长宁区“一网通办”工作不断改革创新、优化发展,如今,已率先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自助终端全覆盖、区级企业专属网页等特色创新工作,让办事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临空园区里就设有‘一网通办’自助终端,这样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验,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非常方便。”卫芬说。此外,位于娄山关路35号的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是长宁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该中心内部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为商务服务区、自助服务区、业务受理区、咨询服务区、共享活动区和智能展示区。中心深入商务楼宇,将服务送到企业和人才的面前,打通了营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企业在大虹桥这方热土上抢抓新机遇、迸发新活力、实现新跨越。长宁区提出,将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成为“大虹桥”中开放特征最鲜明、高端产业最集聚、城区功能最完备、辐射作用最突出的城区,让“最虹桥”成为长宁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部分图片由长宁区提供)本文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