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区首批11个行业试点一业一证

        

4月28日,上海海王星辰药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浩收到了由长宁区颁出的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成为长宁首批“一业一证”试点企业的代表。

近日,长宁区连续发出首批20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全区“一业一证”试点涵盖11个行业,数量为上海中心城区中最多,包括药店、便利店、超市、饭店、小餐饮、现制现售食品、烘焙店/面包店、咖啡店/茶室、酒吧、健身房、美容美发店等。涉及上述行业的企业想在长宁区开办新门店,只要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开设的“一业一证”专窗,就能完成“一窗受理”。

此次试点,长宁区也成为上海中心城区中,率先将“一业一证”试点改革的许可备案和日常监管分别纳入“一网通办”平台和“一网统管”平台的区域,通过优化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两张网”协同。

准入:受理便民“一网通办”

“一业一证”,是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实现“一证准营”。

长宁区结合区域业态特质,此次试点的“一业一证”范围,涉及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审批、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烟草专卖零售许可、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户外招牌行政审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0项,覆盖11个行业。

海王星辰药房在长宁区新开的门店位于仙霞西路,门店建筑面积85平方米,实际营业面积约75平方米,是一家典型的社区药房,也是企业在长宁区开设的第八家直营门店。

海王星辰药房有限公司质量专员郭淑芳告诉记者,此前在上海开设药店,涉及的相关证照包括药品经营许可证、二类医疗器械备案、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药房如果要售卖预包装食品,还要申请食品经营许可。此外,若门店为马路沿街店,还要向区绿化市容局申请户外招牌审批。门店面积超过平方米,则要向消防、卫健委等部门申请审批备案,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最多可涉及4个部门,虽然都能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但要跑不同的窗口。”郭淑芳说,原先企业每次开新店,她都要到上海“一网通办”门户网站,挨个寻找药品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消防、户外招牌备案等办理的登录端口。而由于每家门店的大小、实际经营内容都略有不同,自己总担心会有遗漏,造成忘记办证的风险,耽误开业。

“一业一证”试点改革后,郭淑芳只要登录“一网通办”门户上的“一业一证”专窗,填写一张申请表,接下来所需要的所有申请内容会由后台系统筛选,确保企业的开业申请没有遗漏。

“这是主题式办理带来的便利。”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副科长施璐婧介绍,在长宁区,行业综合许可证流程前半段的目标是受理便民,在“一网通办”平台,通过“主题引导”智慧填表系统,各部门自动抓取所需的信息进行并联审批。

线下的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则实现“一口受理”,当每一项审批所需的“小证”审核通过后,第二天在行政服务中心即可打印最新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

监管:综合监管“一网统管”

长宁区试点“一业一证”的后半段目标,是将行业综合监管纳入“一网统管”。施璐婧介绍,以企业面对最频繁的上门检查为例,此前每一项许可都有不同的检查要求,各部门会分批次多次检查。现在有了“一业一证”行业综合监管机制,各部门已经主动探索起行业综合监管模式。

“区市场监管局和区卫健委、绿化市容局、消防等部门将建立协商机制,尽可能开展联合上门检查,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施璐婧说。不过,联合监管过程中,各部门如何有效展开协商,减少沟通成本,仍需要不断探索优化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

长宁区大数据中心主任杨建安表示,目前长宁区已率先在两个渠道探索“一业一证”的高效监管。一是通过“一网统管”平台进行派单,二是通过上海市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进行监管。

记者注意到,最新颁发的行业综合许可证不仅有相应的公章,还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1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