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征集遴选、编辑出版的《家门口的好服务——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正式发布。
《家门口的好服务——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来源于上海近十年来鲜活的、丰富的基层实践和一线探索。全书包括全民艺术普及篇、全民阅读推广篇、数字化社会化篇、公共文化空间篇、文旅融合发展篇五个篇章个案例。这些“家门口的好服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实践、开花,更是在上海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典型作用。这些典型案例也是厚植城市精神、彰显上海品格、展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珍珠”。
现在,赶紧收藏起来!
附个“家门口的好服务”案例名单
(一)全民艺术普及篇
1.上海市民文化节:不落幕的文化盛宴
年创办的上海市民文化节,以全新的办节思路、多元的办节主体、高效的运作模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天不落幕的文化盛宴。
2.戏曲进校园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坚持在校园推广京剧、昆曲、沪剧、越剧、评弹等戏曲剧种,普及戏曲知识,促进戏曲传承,传承优秀文化。
3.上海市民艺术夜校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于年创办上海市民艺术夜校,面向中青年开展艺术教育服务,以延时开放、公益收费的方式,成为青年人心中的“都市艺术家园”。
4.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
上海交响乐团于年创办上海夏季音乐节(简称MISA),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及黄浦区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为会场,用轻松、富有趣味的方式普及高雅音乐。
5.周浦擦亮傅雷文化名片
浦东新区周浦镇坚持以傅雷文化为魂,修缮傅雷旧居,建设傅雷图书馆,举办“傅雷杯”最美家书征集展评等,持续擦亮周浦傅雷名片。
6.城市草坪音乐会引领都市文化新时尚
年创办的上海(黄浦)城市草坪音乐会,以“高雅、公益、大众”的演出理念,举办贯穿全年、涵盖多种艺术形式文艺演出的演艺广场。
7.汇人汇物·汇见生活——“非遗在社区”
徐汇区充分依托丰富的非遗名录项目资源,推进传承人在社区内设立工作室,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传统非遗项目在新时代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8.“日晖有戏”让戏曲成为新时尚
徐汇区斜土街道建立日辉戏曲传承基地,与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戏剧家协会等专业力量合作,举办戏曲文化节,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听戏、学戏、传戏。
9.机制创新助推文艺精品佳作频现
徐汇区利用区内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对重点文艺创作品牌项目的引导扶持,促进各类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10.民间文化与社区教育互动发展
长宁区新泾镇以创新思维和开放理念,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引进社区、引入校园,将社区教育作为促进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11.摄影之乡光影追梦向美而行
静安区彭浦镇坚持用生动形象的镜头语言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以高质量的摄影文化供给,增强小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互通互鉴的交流,提升摄影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12.《苏州河的儿女们》亮相话剧舞台
话剧《苏州河的儿女们》根据普陀区退休干部嵇启春同名长篇纪实文学改编创作,反映了改革转型期间苏州河两岸的巨变。
13.“百姓舞台”——嘉兴路街道文化盛事
年以来,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推出零门槛的“百姓舞台”,形成了翰墨丹青益书香、广场民星展风采、群众声乐传佳音、才艺达人增亮色等七大系列。
14.上海合唱节——魔都市民的最大“歌厅”
年闵行区政府与上海市文广局创立上海合唱节,以提升市民合唱素养为导向,为合唱团提供常态化的专业支持,合唱节成了市民的最大“歌厅”。
15.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
年创办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彰显了“大众参与,大众享受”的核心理念,“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家门口的五洲风情”成为艺术节的真实写照。
16.宝山区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计划
年启动的宝山区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计划,依托专业资源面向市民群众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建立了个艺术导赏资源库,采用“百姓点单”的方式,把艺术导赏活动送到基层。
17.“一墙美术馆”: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位于宝山区一号湾南桥下的“一墙美术馆”打破空间藩篱,在简单的“一墙”上陈列展示艺术佳作,将艺术送到公众身边,打破百姓与场馆的“一墙之隔”。
18.嘉定区文化馆“文化+”全民美育个性定制
嘉定区文化馆致力于全年龄段的群文服务和美育体验,提供全民可参与的文化赛事,提供个性定制文化空间,提供学有所获的展示舞台。
19.江桥“家有小诗人”创作诵读大赛
年,嘉定区江桥镇每年举办“家有小诗人”亲子诗词创作诵读大赛,推动当代家庭主动探寻、体悟传统文化的美好。
20.“有农有画”——金山农民画的传承传播
金山区推动优秀民间文化艺术金山农民画,举办“有农有画”创作传承学习班,在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21.留住美丽乡村“根”和“形”
金山区通过开展优秀乡村文化资源挖掘、长三角文化联动活动、文教融合和文旅融合等,努力在乡村风貌塑造上留住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根。
22.金山平湖文化走亲结出金苹果
上海金山和浙江平湖,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脉相通。两地文旅部门开展民间文化交流,大力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携手打造文旅共同体。
23.深挖戏剧资源激活传统文化
松江区以戏曲之乡新浜镇为支点,让“戏剧之乡”成为戏剧艺术传承的样板间、艺术创新的试验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24.华新镇“快乐村民秀”擂台赛
青浦区华新镇的“快乐村民秀”擂台赛是全镇文艺爱好者们摩拳擦掌、轮番登台、一展才艺的快乐舞台,铺展了一幅“七彩田园,村意盎然”的精彩画卷。
25.唱响贤城——群文四季歌
始于年的“唱响贤城——群文四季歌”,由“春之声”宣传大篷车“三下乡”巡演、“相约滨海之夏”广场文化活动、“滨海秋韵”高雅艺术进奉贤和“冬日暖阳”文化大拜年,形成贯穿全年、覆盖全区的文化活动项目。
26.小荧星“课后服务”进校园
小荧星集团凭借自身的艺术教育经验、强大的师资团队、专业的课程和专用教材优势,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多种全门类艺术课程。
(二)全民阅读推广篇
27.上海思南读书会
年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和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办、思南公馆承办,推出面向上海全市的公共阅读活动——思南读书会,已举办四百多期,让观众体验了美好阅读与美好生活。
28.“阅读马拉松”阅读推广项目
上海图书馆“阅读马拉松”项目融合“阅读+比赛”的创新模式,推动深度阅读,鼓励知行合一的阅读习惯,提高读者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让世界看见阅读的力量。
29.浦东新区“四个化”打造全民阅读品牌
浦东新区全民阅读着力提升均衡化,增强社会化,凸显便利化,发力数字化,打造了“陆家嘴读书会”“学习读书会”“浦东悦读节”“图书馆奇妙夜”等阅读品牌,用书香涵养城市的活力、温度和品味。
30.黄浦区织就全民阅读服务新网络
黄浦区以区图书馆和明复图书馆为双总馆、10家街道图书馆为分馆、多家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为基层服务点、各类社会共建点为延伸服务点,建成覆盖全域、面向所有人群的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31.一见图书馆:家门口的公共阅读新空间
一见图书馆为周边居民提供书籍借阅、阅读空间以及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文化活动,通过讲座、活动、读书会等形式推广纸质阅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32.白领朗诵沙龙:阅读推广领跑人
静安白领朗诵沙龙成立于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不仅是一个为热爱阅读和朗诵的白领们提供的集阅读、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平台,还逐渐成为一支具备阅读推广能力的志愿者队伍。
33.打造有故事有品质有温度的城市阅读新地标
杨浦区图书馆推动多载体多领域推广阅读、多渠道多维度宣传引领、多维度多场景创新“互联网+”模式、多角度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