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开完,习近平总书记就到了上海考察调研。
00:45△视频: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探滨江,百年工业遗存“蝶变”世界级滨水区
习近平首先来到黄浦江边的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年前,这里开启中国近现代工业,三百多家企业机器轰鸣。年后,这里还江于民,跻身世界级滨水区。
02:51△《相遇滨江》讲述上海最耀眼“工业锈带”的前世今生
年8月,上海启动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第二年年底,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两岸,共45公里公共空间岸线贯通开放。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总长5.5公里。(央视记者魏建拍摄)
11月2日当天,习近平考察的是杨树浦水厂滨江段。杨树浦水厂始建于年,当时是远东最大的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
△杨树浦水厂(央视记者周力拍摄)
为了还江于民,建筑设计师们在杨树浦水厂外的防撞桩上架起了全长米的空中走廊。不仅贯通了整个公共空间,还为老水厂的文物建筑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点。
今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的石景山首钢园区,也是将百年工业遗存化身为时尚建筑群,这与杨浦滨江的建设理念异曲同工。
△这里是杨浦滨江的一处雨水花园,也叫芦池杉径。利用海绵城市的原理,将雨水储存在地下储水罐里,在缺水季节用于灌溉绿化。(央视记者周力拍摄)
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还有一个给市民歇脚的地方——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木结构搭成“人”字,取名“人人屋”,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杨浦滨江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考察期间,习近平同当地居民亲切交谈。其中就包括一位叫黄宝妹的老人。
△黄宝妹,89岁。先后7次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和全国劳模。(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黄宝妹老人出生在浦东,十几岁进入日资裕丰纱厂(国棉十七厂的前身),在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导演谢晋以她的事迹拍摄了电影《黄宝妹》,在影片中黄宝妹扮演她自己。
△当天,黄宝妹和16岁的曾孙女黄梦菡在杨浦滨江。(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退休后的黄宝妹依然精力充沛,健步如飞,她的一大乐趣就是在社区给年轻人讲党课。
00:23△年轻人,听一听黄宝妹想对你说什么……(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访社区,“小小联合国”有一趟“立法直通车”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的第二站是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时政新闻眼》发现,这个社区市民中心“大有来头”。
△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古北新区是全国最早一批涉外社区。荣华居委会成立于年,是全国首个涉外居委会。在2.0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居住着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居民,被称为“小小联合国”。
△上世纪90年代,荣华居委会的中外居民联谊活动。
△在古北市民中心,外国人在社区就能申请办理来华工作许可证,这在上海还是头一个。
古北新区的另一个特点,是这里有一趟“立法直通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年在全国设立了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其中一个就在这里。
△古北社区居民夏云龙的信息员聘书和他对《国歌法》立法的建议。
△年正式颁布的国歌法采纳了夏云龙等人的建议,增加了第五条:国家倡导公民和组织在适宜的场合奏唱国歌,表达爱国情感。(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四年来,这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完成了30部全国性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上报建议条,其中25条已被采纳。这是这个立法联系点贡献了“金点子”的部分法律和地方法规。(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习近平考察古北市民中心当天,这里就开了一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草案)的意见建议征询会。
在征询会现场,有一个“洋面孔”——德国人戴雷,他是一家电动汽车品牌的首席执行官。这是他第三次参与立法征询。他说他很高兴见到草案强调了对企业信息的保护,同时建议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戴雷是慕尼黑大学经济学博士,熟练掌握中文、英文、德语三种语言,已在中国生活近二十年。他说他是中国茶文化的粉丝。
△“亲眼看到习主席很高兴!”许多外籍居民在市民中心门口目送车队离开。
亲历这一天
《时政新闻眼》Get到了这三个点
↓↓↓
时机有深意
四中全会结束第二天,总书记再赴上海考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