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赵钟灵
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小小立法联系点,直通人民大会堂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负责人朱国萍记得,在年的一个会议上,她得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考虑在上海选择一个街道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就选我们虹桥街道吧!”朱国萍当场推荐自己所在的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年7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批准,法工委在湖北襄阳市、江西景德镇市、上海虹桥街道和甘肃临洮县建立了第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试点。上海虹桥街道成为唯一的设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年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古北市民中心设立。
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地古北市民中心。王春霞/摄
为何虹桥街道能够入选?朱国萍分析,虹桥街道有两个法院,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长宁区人民法院,司法资源丰富;虹桥有两个开发区,可以为经济方面的立法提供实践经验;虹桥街道外籍人口多,居民类型多样。
年9月中旬,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来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征询意见通知。这是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的首个征询意见的法律。联系点于9月下旬安排了两场征询意见座谈会,共邀请16名居民区信息员及2名企业信息员和2名学校信息员参加。联系点还听取了有关委办局一线工作人员、顾问单位专业人员、部分基层一线干部和社区志愿者等的意见建议。
上海康明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新慧律师是立法联系点最早的信息员之一,她参加了当时的活动。对于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她结合办案实际,建议将老年人纳入反家暴法的被保护主体范围。“提的建议,没想到真被采纳了。”谈起往事,吴新慧的眼睛闪烁着亮光。反家暴法第五条第三款明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将老年人纳入了法律特殊保护范畴。
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报的11条建议中,除了上述的那条,还有另一条被采纳,即建议将报案主体适当扩展到受害人所在的基层自治组织成员、受害人的邻居、社区相关人员等与受害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人员。
今年81岁的夏云龙在年被聘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也是最早一批信息员。就在今年6月21日,他还在认真阅读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稿的文本,准备即将参加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的发言意见。“希望通过法律修改,进一步维护妇女权益,让我国女同胞的智慧、才干更加充分地发挥,尤其是在农村。”夏云龙说。
夏云龙退休前在大学担任思政课老师。成为信息员后,他把小区百姓希望得到法律保护的所思所想所盼带到立法联系点,也将立法联系点参与的法律草案带到百姓身边,收集大家的意见。他也会把法言法语转化为大家能听得懂的语言,比如什么是公民、法人。
夏云龙已经参加了40多部法律的制定修改,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在讨论国歌法草案时,他建议,中小学师生每天早晨举行升旗仪式,不仅奏国歌,而且要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这条意见被法工委采纳,并得到扩展。“感到非常自豪和兴奋。”夏云龙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爱党爱国是我们红色文化的基因之本,只有爱我们的国家,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小小的立法联系点,直通人民大会堂,不是摆摆样子的。”
在古北市民中心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展示厅,有一个大的展示架,介绍了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建议被采纳的情况。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人大工委专职干部龚莉告诉记者,截至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完成了55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归纳整理各类建议余条,其中有72条被采纳。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出了50条意见,最终被采纳9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提出16条建议,其中有6条被正式出台的民法典采纳。
耀眼成绩的背后是一整套细致完备的工作制度。“为了收集原汁原味的基层意见,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了‘一体两翼’工作架构。”龚莉告诉记者,在16个居民区和50家区域单位分设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形成了以名信息员为主体,10家顾问单位和10家专业人才库为“两翼”的基本模式。形成“一二三四”工作法。坚持提前一周给信息员联络员送上法律草案和情况说明,召开居民群众和业务相关人员两种类型座谈会,坚持以书面、走访调研及座谈会三种形式征集意见,每部法律草案至少召开四场座谈会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征求意见范围、丰富征求意见方式、提升征求意见质量。
每次接到征询任务,龚莉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广泛地征集群众的意见,如何让基层群众谈得出问题,提得出建议”。立法联系点特别注重前期解读工作,会邀请专家顾问带领工作人员一起开展解读,把法言法语转换为群众语言,从专业的法律文本中找出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点、群众感兴趣的点。
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虹桥街道考察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他指出,虹桥这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很有意义,立足社区实际、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做了很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并勉励街道要再接再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继续作贡献。
朱国萍发现,现在大家参与立法越来越成熟。立法联系点的设立,使昔日高大上的立法工作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参与立法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法治素养。
立足实际为法治事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赵钟灵
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古北市民中心,刚进大门,就能听到在此休闲娱乐的居民们一阵阵悠扬的歌声。此次参访前,我就对其有所耳闻。这里诞生了全国首个设立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一名大三的法科生,“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个名词并非第一次听到,但要我对它进行具体阐述,恐怕还要犹豫三分。
带着好奇和疑惑,我走进了位于中心一楼的展厅,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的介绍。通过讲解,我了解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被提出,此项制度旨在推进立法精细化,把百姓的建议原汁原味反映上去,让专业的意见渗透到法律条款中,让更多熟悉情况的人参与进来,在立法中发挥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
整齐排列的一块块展板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详细展示了从本立法点成立至今,在法律草案征集意见过程中上报的建议和被采纳的情况,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上报的11条建议中,就有2条被采纳。
法律草案意见征集的对象相当广泛,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还在上小学的儿童,都参与了立法的过程,为法律的完善贡献或经验或新鲜的意见。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化社区,不少定居在此的外国友人也参与到部分涉外法律的建设中来。我还有幸见到了亲身参与到此前立法实践的律师和教师代表,他们向我们回忆了当时的参与情况,并表达了对立法点作用发挥的赞扬和期许。凡此种种,都让我看到了“全过程民主”理念在虹桥街道的生动实践。
参访虽然已经结束,但我心里却多了几分思考。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又能为立法的完善做出哪些贡献呢?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的同时,我是否也应该积极参与立法意见征集等诸多法律社会实践的过程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此次古北市民中心之行,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阅历,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为中国法治事业的建设贡献属于我的力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赵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