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健康码、打网约车、线上挂号、扫码支付……数字时代,日常生活仿佛已然“一码平川”。然而,当许多人享受数字技术红利的同时,老年人的处境却日益困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生活数字化;提高智能技术无障碍服务水平,助力老年人、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近日,记者走访沪上部分社区、医院、食堂,发现部分高频生活场景在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正逐步加强智能终端的适老化改造。这个春节,让我们给家中的“银发族”多一份关爱。
一网通办:推出“长者专版”,不再因“码”难行
“本来对这个App完全陌生,一窍不通、一头雾水,在沈红、张静叶二位老师的耐心辅导下,我反复操作了一下午,所有功能基本都会了。”最近,家住金山区吕巷镇的周老伯参加了“一网通办”为老服务页面的运用辅导,学完后,专门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周老伯还点赞了随申办App“医院、进行网上预约、坐地铁、乘公交、查公交到站时间”等功能。
图说:周老伯手写感谢信市大数据中心供图
1月底,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布,其中就包括“开展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7日,像周老伯参加的“一网通办”随申办App社区辅导活动,已集中辅导场,受益老人人。
“一网通办”是上海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智慧助老、科技适老也是“一网通办”的重要命题。大年初一,“一网通办长者专版”正式上线,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等功能特点,更加贴合老年人的操作使用需求。
图说:“一网通办”随申办App社区辅导活动市大数据中心供图
那么,没有智能手机、无法亮“码”的老年人如何出行?针对此类人群,“一网通办”推出了亲属“随申码”。目前,亲属“随申码”支持上海及外省市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含60周岁)及无法独立申请“随申码”的特殊人群,亲属“随申码”可由不同申请人重复申领。
记者从市大数据中心了解到,“随申码”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