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程家桥街道自开展“社区救助顾问”以来,精准、切实地帮扶辖区内困难群众,打通了困难帮扶的“最后一公里”。
为帮助困难群众就近就便了解政策、获得资源,年,上海市在长宁区试点推出了“社区救助顾问”制度,两年多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程家桥街道则从被动到主动,“救”“助”结合,不断深化救助工作实效,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浸润每一位帮扶对象的心。
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筛查,
社区救助顾问“找”上门送温暖
“程阿姨,我又来了,今天怎么样呀?中饭吃了什么……”
下午三点,社区救助顾问刘智慧就敲响了居民程阿姨家的门,一看到刘智慧来了,程阿姨拿出早就备好的小零食,两人边吃边聊起来。
程阿姨今年已经87岁,平时独自居住,无人照料。由于所住小区为老式小区,又居住在5楼,出门上下楼便成了一个难题。但因为不愿意麻烦人,一直以来,程阿姨都没有把自己情况告诉社区。通过对社区情况的筛查和排摸,社区救助顾问刘智慧了解到程阿姨的困难,主动联系阿姨开展上门帮扶。经过多次沟通疏导,程阿姨接受了社区的帮助。考虑到老人无儿无女且患有严重的心衰,刘智慧每隔一日便会上门探望,安抚老人。“人老了,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陪伴,所以我们的救助也是针对每个人的具体需求来做的。”刘智慧说。
社区救助顾问刘智慧为困难老人送蛋糕
随着年龄增大,程阿姨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刘智慧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想到之前在社区救助顾问的培训中学到的长护险、居家养老等政策,她便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咨询。得知按照程阿姨目前的情况,可以申请社区家庭病床后,刘智慧又积极为程阿姨办理相关手续,让程阿姨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促进疾病康复。“那时候我总想着不要麻烦别人,但没想到他们会主动找到我、帮助我,真的感觉很温馨、很感动。”程阿姨说。
程阿姨的情况并非孤例。据了解,近年来,程家桥街道通过大数据全面统计、多条线精准锁定、重点对象上门关怀,不断探索实现“主动救助、政策找人”的工作路径,在社区中开展大规模排查,为处于政策边缘特殊困难群众出谋划策,为许多不了解政策、没有主动申请救助的困难群众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社区救助既“救”也“助”
对于确实困难的老人及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程家桥街道社区救助突出的是一个“救”字,而对于可以从事正常工作的困难人员,社区救助则把重点落在了“助”上。
王强(化名)曾是一名大学生,也是程家桥街道的特殊困难人员之一。社区救助顾问了解到,王强有设计制图技能,稍加培训即可上岗,但由于走过弯路,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不让其再一次对生活失去信心,社区救助顾问始终与其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