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识别有慧眼长宁区新泾镇推进垃圾分

「本文来源:东方网」东方网记者王泳婷9月3日报道:“现在不是投放时间,乱丢垃圾将会录像。”在上海市长宁区中泾路18弄新泾苑小区内,一旦见到违规投放垃圾的行为,拥有智能“大眼睛”的垃圾箱房便会自动“张嘴”提醒居民,同时拍照录像上报给相关管理人员。两三分钟内,管理人员手机上会收到来自新泾镇生活垃圾监管平台的消息提醒,随即进行处理。为贯彻落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近期,长宁区新泾镇依托城市管理“一网统管”智能化体系,率先在新泾苑小区推广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工作,在小区已有的3个实行早晚两个时间段定时定点投放的大型垃圾箱房上,试点安装里外各一对的智能探头,全天候实时监控,对违规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抓拍录像。该小区物业公司还引进了一台智能垃圾箱房,利用智能科技赋能垃圾分类。9月3日上午10点30分,家住新泾苑的金大伯拎着一袋生活垃圾来到小区内的27号大型垃圾箱房。虽然错过了该箱房投放时间(上午7:00-10:00、下午17:00-20:00),放置在其旁边的一台灰白相间的智能垃圾箱房却是十分欢迎金大伯——24小时开放、四分类标识简洁醒目、LED屏不断播放垃圾分类短片,只见金大伯摁了一下湿垃圾投放口的按钮,柜门便自动开启,大概40秒左右自动关闭。一旁还有社区志愿者协助。“多亏这个智能垃圾箱房,满足了我在其他时段的倒垃圾需求,”刚吃完中饭的金大伯一边把剩菜剩饭倒进湿垃圾桶,一边对记者说,“现在天气热,垃圾得趁早扔,以免发臭引虫,扔完后我就直接去附近敬老院‘嘎三胡’了。”长宁区新泾镇中泾居民委员会社工王正告诉记者,“这台智能垃圾箱房的每个投放口都有一个按钮。当箱房内垃圾桶内的垃圾量达到80%时,会自动通过后台提醒相关箱房管理人员及时更换处理垃圾桶。”他表示,“新科技”上线试点以来,小区垃圾投放环境大有改观,智能垃圾分类箱的出现,也使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据长宁区新泾镇市容管理所所长刁品平介绍,新泾苑智能垃圾投放箱的智能系统利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技术研发,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重技术,通过智能识别技术确保垃圾落地及时发现和处理。目前,小区3个配备了“智慧大脑”的垃圾箱房拥有多种功能,在箱房关闭时间段,一旦有人进入点位监控区域,就会自动发出语音提示并拍照。箱房管理人员、物业、居委、街镇等管理人员可同时通过手机app、电脑或“一网统管”大屏对所辖小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线上查看、远程监督,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箱房外的智能探头不仅可以识别落地的小包垃圾,在箱房内安装的探头还能自动识别垃圾分类质量,对不按分类投放的居民进行拍照取证。这样一来,管理人员也无需时刻值守,能切实将志愿者从垃圾分类中解放出来。”刁品平说。据了解,新泾镇通过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以进一步提高监管实效,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新泾镇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老小区、新社区,增加智能垃圾箱房投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7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