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长宁人眼中,下辖75个自然小区的仙霞新村街道一直是一个“宜居”的地方。近年来,仙霞新村街道以“宜居仙霞,乐龄乐邻”为目标,全力打造全年龄段美好社区生活样板。就在6月初,仙霞新村街道“捧”回了“中国最美幸福宜居街道”的称号。
聚焦创新:
党建花开,民生共建
周五放学后,家住虹旭小区的毛毛同学兴高采烈地来到社区生境花园,心中满怀期待地想看一看他之前种下的草莓幼苗。这些幼苗是他和其他社区小伙伴一起精心培育的,每天他们都用心地浇水、施肥,期待能够亲手品尝到自己种植的甜美草莓。当毛毛走进生境花园时,他惊喜地发现草莓幼苗长势喜人。它们茁壮成长,绿叶郁郁葱葱,红色的果实已经开始显露出来。毛毛欣喜若狂,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其他小伙伴。
虹旭生境花园是全市首个生境花园,如今这里正在全力打造生境花园2.0版本,扩展更广大的自然天地。在这里,居民们不但能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也可以学到关于植物成长和生态环境的知识,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和生机勃勃的场所,让人们更加热爱和珍惜大自然的恩赐。
在仙霞新村街道,还有很多在全市领先的创新做法。虹仙居民区是一个有近万居民的大型社区,而它也是全市首个社区自治共治智慧小区。作为一个充满智能化的社区,虹仙小区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高效便捷的社区管理系统。
一走进虹仙居民区,烟感报警、智能充电桩、智慧消防、高空抛物监测等智慧要素俯拾皆是,平安的触角延展到了社区的角角落落,安全便捷的居民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据悉,仙霞新村街道自年起以虹仙居民区为建设样板,率先在上海启动了售后公房小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并于年建成了智慧社区1.0系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老系统”渐渐显得力不从心。“当初的设计放在现在来看,感觉有点落后了,光监控系统就分为三套,互不统一,缺少一个一体化的平台。另外,在常态化管理机制上也存在欠缺,还有一定改善空间。”虹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秦莉介绍道。
如今,虹仙小区的智慧社区平台的软硬件都已全新升级,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居民就可以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投票和决策,实现了民主决策和自治。这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让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声音、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虹仙小区,党建引领下的共商共治成为现实,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社区的活力不断增强。
在长宁区首开先河进行“成片化加梯”的仙逸居民区,今年迎来了首批12台加装电梯集体竣工交付,居民们终于住进了期盼已久的“电梯房”。这个老年人口占比超过40%的居民区,通过22台电梯同时开工的加梯模式,解决了老年居民上下楼的难题,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形象。
同样,长宁区首条智慧健身步道也在仙霞新村街道落地建成。这条米长的智慧健身步道利用智能科技,提供健身设施的监控和管理,为居民提供了全新的运动体验。步道上设有智慧健身大屏幕,居民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运动数据。这不仅促进了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也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去年7月,长宁区首家挂牌的“双拥食堂”落地仙霞新村街道。在这里,所有现役、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均可享受8.1折优惠。一个小小的优惠政策,温暖老兵心。据统计,仙霞新村街道的退役军人约人,其中部分已退休在家。每天一到饭点,不少老兵选择到附近的仙霞社区长者食堂解决早中晚三餐,不仅是因为该食堂菜品丰富,还因为这里的菜品口味适合老年人,少油少盐,以清淡为主。而此次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也让老兵们感受到了暖意。成立“长宁区双拥食堂”,既是一次响应拥军崇军号召的具体行动,更是一项为老兵办实事的暖心工程。
聚焦发展:
打好“八张牌”,营造宜居环境
近年来,仙霞新村街道紧紧围绕长宁发展大局,全力以赴,在提升社区软实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规划、进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创建市级新基建示范社区五个行动计划中,展现出了引人瞩目的发展成果,突出“最宜居”社区属性,着力打好“八张牌”,即仙锋党建牌、服务虹桥牌、数字转型牌、时尚文化牌、孝亲惠老牌、低碳社区牌、业主自治牌、宜居仙霞牌。
今年4月,仙霞新村街道乐邻坊·“孝亲茅台”综合养老服务空间正式揭牌亮相,对于仙霞社区的居民来说,又增添了一处“乐邻惠老”的新去处。
一大早,在茅台路上住了30多年的邓老伯带着老伴来到综合养老服务空间,享受中医特色理疗服务,“年纪大了,腿脚不是很麻利,这里的理疗服务很适合老年人,我们每隔一两天就会来一趟,一个疗程下来感觉效果蛮好的。”理疗结束后,正值中午饭点,邓老伯和老伴直接来到楼下的仙霞社区长者食堂用餐,十分便利。“在这样的高温天里开伙仓实在是有点吃不消,所以我们基本上理疗结束都会顺便来这里吃午饭,这边菜色多,环境又搞得很好,而且还很凉快。”
在这个“一站式”养老服务点,仙霞新村街道对二楼近平方米的存量空间进行了功能改造提升,叠加了上海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延伸服务点、社区老年大学特色教学点等功能,为社区长者在餐余饭后提供中医理疗及康复、科学膳食、传统文化等服务,让社区为老服务、终身教育服务更加方便可及,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小确幸”。
随着乐邻坊·“孝亲茅台”综合养老服务空间的正式开放,结合茅台路上已有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一中心、逸仙第二敬老院、文杰护理院,短短的米已打造成一条以“居、养、餐、服、文、体、教”仙霞幸福养老七件事为体系的乐邻惠老街区。
除了打好“孝亲惠老牌”,以“闲下来合作社”为代表的“时尚文化牌”让仙霞社区增添了更多青春的色彩。
位于仙霞路弄虹仙小区内一处闲置地下空间经过改造后,在年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了一个由青年主理人共同运营的社区友好共建空间——闲下来合作社,为青年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无限可能。近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划分成36个隔间,由十余位青年主理人进行设计、创造。通过青年人的自主运营,让这片地下空间成为一块凝聚休闲、梦想、创意、想法的共享空间。在这里可以喝咖啡、做手工、看迷你艺术展、读书、品茶,更有精彩活动不定期举办,它也成为了仙霞社区的时尚潮流打卡点。
“大家好,我是来自闲下来合作社的青年说唱歌手吉丁kiddin,为大家带来一首我的原创歌曲,希望大家会喜欢......”在不久前的五四青年节,仙霞新村街道在中环无忧谷举办了一场“激扬青春心向党仙霞与你共发展”主题活动,架起了年轻人与社区之间的桥梁。
活动上既有来自社区青年歌手带来动感的歌曲和幕后的创作历程,有市5A级青年中心——闲下来合作社的负责人张欢讲述她在参与社区营造过程中的点滴故事,更有居住在天山五村的青年陈国润以幽默诙谐的脱口秀形式分享了他的社区生活,赢得现场居民朋友们的阵阵掌声与欢笑......
作为全市首批青年发展型街镇,仙霞新村街道全力营造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