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海,26岁打工妹意外怀上双腿残疾男人的孩子,可男人愤怒的咬定孩子不是他的,甚至对着央视镜头嚣张的说道:“我打一辈子光棍也不愿意要她这种人?”。
他之所以这么愤怒,因为他觉得自己被戴了绿帽子,打工妹看到他的决绝,毅然决然的以四个月大孩子的名义,将男人告上了法庭。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打工妹走投无路,将她告上法院?孩子又是谁的呢?法院最后又是怎么判决的呢?他们为何又在一起生活了30年?
本期的主人公叫谌孟珍,你看完她背后的故事,你无法想象这个女人面对生活表现得有多坚强。
事情还要回溯到年的上海。
年,24岁的谌孟珍只身从湖南挤绿皮火车来到了上海打工,那时的她年轻气盛,想看看大都市的繁华,更想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下去。
于是她关掉了自己的裁缝铺,离开了那个贫穷没有前途的老家。
谌孟珍来到上海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三轮车厂打杂,给工人烧烧饭,打扫打扫卫生。
那时候的谌孟珍不会讲上海话,普通话也说不顺溜,仿佛是这个城市的边缘人,终日与单调乏味相伴。
这时候一个叫赵文龙的工友引起了谌孟珍的注意,他虽然双腿残疾,走路只能靠拄拐,但是人说话风趣幽默,平常没事的闲聊瞬间就填补了谌孟珍内心的空寂。
可彼时的赵文龙已经年近40,或许是因为残疾的缘故,当地根本就没有人会看上他,所以他也就一直单身,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
起初,谌孟珍是看赵文龙是个残疾人,第一印象是发自内心的觉得他可怜,后来接触多了,发现了他身上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两人关系就走得很近,慢慢的就日久生情。
再后来,两人同居住到了一起,然而甜蜜的爱情却因一场意外怀孕戛然而止。
年4月,谌孟珍怀孕了,她很开心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文龙,然而赵文龙不仅没有很高兴,还立马表态说这个孩子不可能是自己的。
为什么赵文龙会有如此想法呢?原来一天赵文龙中班下班,谌孟珍却没回来,她晚上帮人看孩子,夜里十一点才回来。
这期间赵文龙怀疑谌孟珍有不忠的行为,没多久谌孟珍就怀孕了,赵文龙一下觉得从日期上来看很蹊跷,以此推理,他觉得谌孟珍怀的不是他的孩子。
为此,两人吵了几个月,赵文龙对她不再像以前那般温存,对她是冷嘲热讽,有时候吵急了,一拐仗就打了过去。
谌孟珍那个时候心里委屈极了,背地里哭过好多次,但面对赵文龙,她没有透出半点难过,她清楚这就是赵文龙的孩子,如果自己卑躬屈膝那就被别人笑话了,更证明不了自己的清白。
其实谌孟珍心里也犹豫过,哪怕赵文龙认个错,承认是自己没本事养老婆和孩子,她就会把孩子打掉,她无法忍受赵文龙靠污蔑自己来逃避责任。
可肚子里的孩子越来越大,赵文龙依然对谌孟珍没有好脸子,他依然坚信自己的判断这个孩子不是他的。
年9月份,赵文龙逼着谌孟珍签了一个协议,内容大概就是孩子生下来后,如果孩子是他的,他负责抚养,如果不是他的,谌孟珍自己带走。
协议签完,赵文龙仍然自信满满,孩子不是他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把谌孟珍赶走了,没有办法谌孟珍回到了湖南老家。
谌孟珍挺着6个月大的肚子,面对着家人的不理解,他倔强的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如果家人不同意,她就离开。
年2月,一个下着大雪的夜晚,26岁的谌孟珍产下一女,起名毛毛。
起初,孩子没生下来前,谌孟珍心里想着,这就是赵文龙的孩子,他得自己抚养。
可后来孩子出生了,想到小孩以后要吃要哭要闹,赵文龙一个残疾人肯定应付不来,谌孟珍的心软了,她把对赵文龙的恨转化成了对毛毛的爱“我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
谌孟珍决定去上海和赵文龙讨个说法,如果赵文龙不认孩子,那就让他出抚养费,她自己早就做好了独自抚养孩子的打算。
年5月,谌孟珍带着三个月大的毛毛来到了上海。她带着之前的协议找到了赵文龙,然而一见面赵文龙神情冷漠,不说话,也不表态。
谌孟珍没有办法就天天守着他家门口,希望他能给个说法,协议还在,丁是丁卯是卯,一切按照协议来。
赵文龙当时每个月拿着块钱,面对着高昂的亲子鉴定费用,他不舍得,更何况他心里迷之自信的认定了谌孟珍生的不是他的孩子。
后来,赵文龙被堵得心烦,他就躲到别人家去了或者干脆跑到亲戚家住,躲开谌孟珍。
赵文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可以高枕无忧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但是谌孟珍拖不起,很快她和毛毛的生活遇到了问题。
谌孟珍到了上海后,为了节省开支,她带着毛毛窝在了一个旅馆狭小的地下室,一张床,一个衣柜,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
母女俩在这里住了半个多月,很快手上的钱也用完了,孩子饿的天天哭,谌孟珍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只能每天省钱吃一顿饭。
谌孟珍的遭遇很快被周边的邻居知道了,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济这对可怜的母子,钱虽然不算多有一块的两块的,但对于谌孟珍来说,这些已然是雪中送炭了。
谌孟珍本以为赵文龙会履行协议,可没想到他却将他们母女拒之门外,越想越气的谌孟珍最终将赵文龙告上法庭,只要求对方每个月支付60块的抚养费就行了。
有好心的邻居给为此还给她联系到了媒体,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这对可怜的母女。
恰巧当时的《纪录片编辑室》节目正筹划拍一部有关民工的纪录片,他们得知此事就立刻赶往旅馆拍摄。
同时,媒体的介入也为谌孟珍增添了胜诉的信心,甚至改变了她的一生。
本以为有媒体的介入,赵文龙能够重视起来,没想到他死活不承认毛毛是自己的孩子,甚至自爆自己在生育上有欠缺,根本不可能让谌孟珍怀上。
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做亲子鉴定,他有些无赖的强词夺理,说不是他的孩子他为什么要去鉴定?谌孟珍想去鉴定那就她去好了。
不得不说,赵文龙确实有些让人气愤,一副无赖的嘴脸,还一厢情愿的认为谌孟珍出轨怀了别人的孩子,却又拿不出证据。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见谌孟珍时,他却当着镜头的面如文章开头那般嚣张的说道:“我打一辈子光棍也不愿意要她这种人,她是个祸害,只会带来痛苦。“
面对记者的各种质疑,赵文龙显得有些不耐烦,最后,直接撂下一句狠话:”大家法庭上见。”
年6月12日,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开庭公开审理案件。
法庭上赵文龙右臂挎着椅背,有些心不在焉地撇着嘴,他甚至不想多看一眼坐在长凳另一端的谌孟珍和他的女儿。
审判员经过审理后要求两人根据当初的协议做亲子鉴定,要求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一起去,只有等亲子鉴定才能揭开真相。
谌孟珍得知亲子鉴定又要等待,拮据的她忍不住哭了,因为一天一块钱的日子实在太煎熬了,如果再长时间等待,他连旅馆都住不起了,只能去睡马路。
对此,好心的审判员也只能安慰他,会尽快安排。
年6月22日,那天下着大雨,谌孟珍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只是母女俩没有等来赵文龙,他说下大雨自己腿脚不方便没法去,第二天法院又派了专车去接送。
那个年代做亲子鉴定的技术还不太成熟,三个多月大的孩子做亲子鉴定需要用很粗的针抽孩子的血。
但为了真相,谌孟珍也只能让孩子去承受这不该承受的痛,当时毛毛的哭声更是响彻整个房间,让人听了心疼不已。
年7月12日,再次开庭审理,亲子鉴定结果也终于出来了,孩子确实是赵文龙亲生的。
赵文龙听完结果,整个人瞬间面无表情,他被审判员喊了两次才回过神来,他之前的迷之自信被敲击的支离破碎,但他仍抱有一丝侥幸。
他问审判员鉴定具有法律责任吗?审判员重复毛毛和他有血缘关系的结论,他低着头颦蹙地抿着嘴,仿佛一个泄了气的气球,没有任何意见。
谌孟珍听到结果则露出了压抑许久的微笑,不过事情还没结束,针对抚养费的问题,双方没有达成一致。
我要的是个真理!不是为要的钱!谌孟珍考虑到赵文龙的经济能力,只是象征性的要了每月60块的抚养费,赵文龙同意支付抚养费,但他只愿意一个月给30块钱。
谌孟珍当然不同意,因为一个月60元养一个孩子已经很勉强,没想到赵文龙还要赖着只给30块。
后经法院协商,考虑到赵文龙自身情况,抚养费最终达成一致,赵文龙每月支付50元抚养费,同时一次性补付毛毛的抚养费元。
官司赢了,谌孟珍得到了久违的清白,但是和女儿后面的路怎么走,日子怎么过?她心里也没底,但是在签字判决书时,还是开心地笑了。
法院判决后,跟踪报道的节目组编导从谌孟珍手中抱起毛毛走向赵文龙,当时毛毛哇哇地哭着仿佛向自己亲生父亲诉说着被抛弃的委屈。
赵文龙一时间呆住了,他不知道怎么办?他想抱毛毛又不太敢接,一只手只是触摸了下毛毛的脚,没想到毛毛蹬了他几下,这时他心理防线似乎一下瓦解,或许是感到愧疚,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
一旁的谌孟珍看到这一幕,所有的艰难和委屈又涌上心头,她也忍不住的掩面哭了起来。
判决第二天,赵文龙给谌孟珍写了封忏悔信,托节目组转交给她,希望与她重归于好。他在信中说,在他不幸的40年里,能遇到孟珍,是不幸中的大幸,才使自己做了父亲。
其中有句是这样写的:“这对我这个残疾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因为从现在起,生活中升起了希望,看到了将来,我会珍惜现在的一切。”
年1月,在节目组的帮助下,两人在半年后重归于好,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一家三口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赵文龙虽然输了官司,但却赢了老婆和孩子,但谌孟珍一家的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年,毛毛十岁了,成了一个活泼大方的女孩子。
赵文龙这辈子或许本来一眼望得到头,拿着低保瘸着腿过日子,但10年后的赵文龙不仅拥有了可爱懂事的女儿,还有一个愿意照顾他的老婆,所以赵文龙的脸上时刻挂着笑容。
毕竟岁月不饶人,50岁的赵文龙身体一直不好病退在家,医院复查,养家的负担都落在36岁谌孟珍身上。
这十年谌孟珍因为学历的限制,她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做过流水线工人,做过营业员,做过洗碗工,由于频繁换工作,加上没有竞争优势,工资只能勉强维持赵文龙的医药费和毛毛学费。
谌孟珍经常说毛毛出生在这个家太倒霉,但毛毛却认为自己很幸福。
毛毛十岁生日那天,谌孟珍答应带孩子去看电影,可一张电影票30元,这对他们来说是天价,还好,毛毛懂事的拉着母亲离开了。
谌孟珍的生活很艰苦,欣慰的是家里有个可爱懂事的女儿,而且毛毛在学习上从未让他俩操过心,再苦的日子因为有了毛毛,抗一抗也就过去了。
年,毛毛二十岁了,她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正在国外读大学。
赵文龙的身体也越发的每况愈下,谌孟珍做着护工的工作,一来可以补贴家用,二来可以学着更好的照顾生病的赵文龙。
家里生活还是拮据,毛毛在国外读,谌孟珍舍不得买机票去看她,因为来回机票几万块,这几乎是她一年的工资,后来母女俩只能靠视频聊天。
尽管生活辛苦且不如意,但谌孟珍也是越活越舒展,越活越乐观通透,她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带着赵文龙回到湖南老家乡下去养老。
年,毛毛还在国外,因为谌孟珍不让她回来,她不想自己的苦再带给下一代。
赵文龙的情况很糟糕,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年痴呆,经常忘了谌孟珍是他老婆。
谌孟珍医院去,但怕他在里边受欺负就果断地辞掉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赵文龙,直到他病情稳定又开始做起了护工。
因为两人每月的退休金只能勉强能撑起这个家,她还得继续挣钱养家。
谌孟珍说:“我现在就把苦日子当成好日子过着!”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似乎好像还没结束,因为谌孟珍的日子还在继续,可能当年的节目组还会继续报道他们的故事。
也许我们会觉得谌孟珍这辈子很苦,但是她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是挺能干的一个人,因为她把自己的小家一手撑起来,家虽穷但不破。
或许谌孟珍曾后悔过当初的决定,但这么多年,她从没抛弃过家庭,她把一个日子没有盼头的残疾人拉回正轨,最后还让女儿成了自己最大的骄傲。
最后,我想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真是敬佩谌孟珍这样的女人,勇敢,坚强,善良,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