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建设带来民生福利三甲医院开到居民家

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4/t5oft8k.html
家住通州区梨园镇的石渊,他希望未来家门口能有更多好的教育资源。受访者供图新京报讯(记者张璐)石渊家住通州区梨园镇,今年36岁,他平时身体不错,医院。但去年的一次急诊经历让他意识到,医院真的很方便。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加速建设,通州百姓正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利。北京中心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有序向通州转移,给通州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医院只用了15分钟去年11月的一天,石渊突然肚子剧痛。“医院,医院看过腹痛的问题。医生说我有胆结石,但是问题不大,平时注意一点就行,也没开药,结果这回就严重了。当时我想在家挺一会儿吧,结果疼痛一点没有缓解。我浑身直出虚汗,一床被子都湿透了。”妻子看情况紧急,马上医院通州院区。医院通州院区去年6月正式开诊,是城市副中医院。不到15分钟,医院急诊科。做CT、验血……一系列检查过后,医生诊断石渊为胆结石造成胆管堵塞,胆汁流入胰腺,导致急性胰腺炎。“我当天就做了个小手术,把胆汁引到体外,然后住了院。”石渊病情稳定后仍然需要做个微创手术,“要是以往,图医院做手术。但现在通州也有了三甲,医院通州院区治疗。”石渊说,医院,不仅环境好,设施设备也新,“我一个朋友此前也在这里做了手术,后来很快康复了。在这里手术住院离家近,妻子照顾我也方便一些。”手术后,石渊恢复得不错,不到一周就出院了。年6月19日,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发热门诊内,医生帮助患者在自助小微药房取药。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带孩子看医院石渊是年在通州买房的,当时的他不过27岁,就医问题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不久后,妻子怀孕了需要建档,他们这才注意到,医院。“医院‘考察’过,感觉环境一般。我和妻子思来想去,医院生产。由于我在亦庄上班,我们就医院南区建了档。”为了避开早高峰,石渊和妻子每月去产检时都要6点出发,开车走高速来到50医院。“不堵车的情况下,也要开四五十分钟,当时确实不是很方便。”随着副中心建设拉开大幕,医院在通州落户。年底,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大楼投入使用,医院主体东迁也随之启动。“从我家到医院,走路不过三五分钟,过了马路就是。如果将来父母搬来同住,也不用为就医发愁。”前不久,石渊的女儿发烧了,他带着女儿到医院儿科就诊,舒适的就诊环境让他觉得眼前一亮。“现在的儿科候诊区是独立的,里面有假山树木等布景,医院的环境。座椅设置得像一棵大树,大家可以围坐其间,孩子很喜欢这个氛围,候诊时比较放松。”石渊注意到,儿研所也要在通州建立分院了。“以往带孩子去城里的儿研所,那条路特别堵,大家排队进停车场。往往是妻子都挂上号了,我还没停上车呢。未来通州迎来儿研所,如果孩子要看病,就诊也会更方便。”医院“排队”落户通州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石渊切实感受到就医便利的重要性,幸运的是,医院正在“排队”落户通州。今年年底,医院通州院区将竣工投用,届时副中心将医院,它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大厂县、三河市、天津市武清区等区域的医疗核心。医院通州院区已经在宋庄镇开工,预计年12月竣工。院区编制床位张,将打造以心肺血管疾病为特医院。首儿所通州院区也选址在城市副中心,将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标准来建设。未来,副中心医疗将逐步建立以医院、医院、潞河医院和医院通州院区4医院为龙头单位的片区制医联体,覆盖通州平方公里土地和多万居民。同时,紧密型医联体,以及儿科、康复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专科医联体建设也正在推进中。目前永顺、宋庄、徐辛庄、潞城及甘棠等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医院(通州院区)区域医联体第一批成员单位。通过医联体,医院将在双向转诊、危急重症救治、业务培训、大型检查、辅助检查、信息化等方面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对接。年6月19日,医院通州院区,门诊楼内工作人员帮助病人家属使用自助服务机。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今年副中心将启动家园中心试点建设优质医疗资源的聚集,是副中心建设带动民生问题改善的缩影。目前,副中心控规落地已顺利开局,提高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随着一些大项目陆续竣工,通州居民今年就能看到“成效”。城市副中心规划36个家园中心,将在每个街区设置一处家园中心,将部分公共设施适当集中设置,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需求。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今年副中心将启动家园中心试点建设,首个试点位于中仓街道,计划将一个废弃锅炉房进行改造,融入养老、教育、休闲等公共服务。“教育”是众多家庭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2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