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劳动”“为什么劳动是幸福的”“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念”……在上海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老师们正以庆祝第个国际劳动节为契机,集中教授阐释“新思想”里的“劳动观”,为各学段学生烹调出一道道“劳动教育大餐”。今天,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的一场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教学观摩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该活动是上海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出的“美好生活”系列思政课品牌活动。
图说:会场现场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来自长宁区教育学院的季晓军首先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话题切入,从小学生可感可行的生活常识出发,并借助视频,以感性、直观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启蒙,给小学生讲清楚了“人人都要劳动”的道理。进才中学南校的亓大江老师侧重深化中学生对“崇尚劳动”的理解,借助小组讨论释疑解惑,引导中学生加深对新时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的认同,增进学生对“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的认识,进而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复兴高级中学的张尚达借助社会热点,启发高中生在思辨中,水到渠成地得出“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这一道理,进一步讲明白了个人劳动创造与国家、社会的紧密关系。
国家教材委委员兼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教授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高国希教授等进行了现场点评。韩震教授认为,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贯穿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注重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规律,把价值引领巧妙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生活的温度,不仅是上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上海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的一项有益举措。
图说:教学观摩课现场
据悉,上海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尤其是思政课程一体化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年,上海就制定出台了贯穿大中小各学段的“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年,上海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实践探索。年,将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作为上海教改综合试验的重要内容,又在全国率先提出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理念。
经过多年探索,上海已初步构建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框架格局,小学阶段以促进道德启蒙为重点,初中阶段以养成道德认知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培养责任使命为重点,大学阶段以提升和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初步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教育阶段课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德育内容教育序列,探索形成的“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经验成效在全国陆续推广。
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特约通讯员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