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多方协力组合拳帮扶企业复工复

当下,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复工复产。物流难、原材料难、人手不足、企业现金流紧张等问题较为普遍,很多企业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上述难题。为了帮助企业,嘉定区政府部门、园区和街镇从自身职能和专长出发,制定了一些政策、推出了许多服务。

政府部门:双12条政策+创新服务

为了帮扶遇到困难的企业,嘉定区出台了双“12条”政策,分别针对受到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这些政策从减房租、缓纳税、给补贴、促贷款等多个角度对企业进行帮扶。2月19日,嘉定区公布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2条政策,符合条件者已可以进行申报。

除了区级层面出台政策,职能部门还推出了服务企业的创新举措。

嘉定的一家消毒洗手液生产企业因为一样关键原材料的缺少,即将面临停产,遍寻无果。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帮助他们寻找到供应商的是税务部门。嘉定区税务部门通过发票大数据匹配的方法,找到了区内相关企业,为企业推荐了合适的供应商。

嘉定区内有很多企业的员工居住在苏州昆山、太仓等地,具有很大的跨省通勤需求。为了简化跨省上班员工的通勤手续,嘉定区分别联合昆山市、太仓市签订了《嘉昆两地联防联控备忘录》《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保障城市运行合作协议》,推出了跨省认可的《工作通勤证》,大大增加了通勤员工通过交通卡口疫情检查点的效率。

园区:出面协调+生产“调度”

对于入驻园区的企业来说,园区成为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好帮手。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园区的上海英提尔交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复工不多日后向园区求助:一批配套上汽大众的汽车座椅原材料存放在百安公路一家暂未复工的仓储公司内,急需取出来投产,可仓储公司属绿地经济城管辖,而“房东”又注册在上海国际汽车城经济发展中心有限公司,英提尔公司一时没了方向。园区立即出面协调各方,当天就解决了问题。园区建议,暂未满足复工条件的仓储公司派一名未出沪工人打开大门,英提尔公司自行前往提货,及时取到了针对不同车型的种、个汽车座椅零配件,解了“燃眉之急”。

有些园区则担当起了生产调度的协作者。位于徐行镇徐行经济城的上海豐格无纺布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型制造企业。企业要复产,供应链若不打通,就算员工到岗,工厂也是在停滞状态。企业总经理焦勇说:“我们在2月10日就复工了,但是,开工后就是两眼一抹黑,生产所需要的材料和供应商,还有一些生产上配套的东西都没法达到我们的要求。”得知企业遇到的供应链问题后,徐行经济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企业寻找园区内供应商,并整合资源,助力企业全力复产。“和这些包装、纸箱企业一接洽,我们第二天就签约了。”焦勇表示,“这些企业都是园区、兄弟企业介绍推荐的,加快了我们至少半个月以上的复产时间,否则根本没法出货。”目前,该企业已恢复了两条生产线,日产无纺布等产品约3吨,希望能在3月中旬恢复至去年同期生产水平。同样位于这家园区的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复工后遇到了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园区内的企业为其做了一些调整和配套,化解了这家企业对原材料不足的担忧。

街镇:“当日事当日毕”+“飞行检查”

对企业复工进行服务和监管,是街镇在促进企业复工中的两个关键词。在嘉定区南翔镇,成立了企业复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企业备案申报——相关责任单位初步审核——工作小组复核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对于生产型企业复工人数为30人以上的、商贸服务型企业复工人数为10人以上的,由镇经管中心服务专员实地核查是否严格按照“五个到位”的基本条件进行准备。上海东机液压工程有限公司复工人数为37人,但备案材料缺少公司公章,为了让企业少跑一趟,经管中心服务专员特意带着材料去企业现场核查,在保证防疫工作到位的情况下,当场让企业盖章,补全备案材料。工作人员的现场检查还有一个收获,对于防控方案做得好的企业,可以为其他企业进行经验分享。对于材料齐备的企业,镇经管中心受理后上午备案下午出复工单,下午备案晚上出复工单。

复工后,企业的防控措施是否都可以持续落实到位?日前,安亭镇复工复产“飞行检查组”在一家刚刚复工的机电公司检查时发现,企业存现给复工人员配发口罩数量不足、员工食堂就餐安全距离不规范等问题,所以当即向企业出具《整改通知书》。在严肃处理的同时,也认真听取了企业反映的困难,推荐渠道帮助企业采购口罩。一周后,检查组再次到该企业复查,发现整改要求都得到了落实。2月12日开始,安亭镇在产业部门、园区和经济城中抽调工作人员,组成8个“飞行检查组”,对复工企业进行抽查,据介绍,每个检查组每天检查60家复工企业。

在华亭镇,对于复工后不按要求落实防疫工作的企业,会责令整改或责令停工,并对复工通知实行销号,擅自复工的企业会由派出所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华亭镇还向公众公布了监管电话。(邓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1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