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报道(文/盛佳莹)
不论是主角可以踏入数字世界,与AI仿生人互动,体验到与真实世界无异的个性化旅行的《西部世界》,还是戴上头戴显示器,打开平行时空的数字世界的《头号玩家》,近两年,虚拟与现实孪生的科幻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热评。
人们对虚实结合的“元宇宙”世界充满期待。
事实上,这些场景已经不止停留在影视作品里,现实与虚拟的世界正在被连接。
进入01年后,“元宇宙”成为新的风口,经纬中国、真格基金、五源资本等一线基金入局,字节跳动、OPPO等大厂也纷纷布局。Facebook甚至对媒体公开表示要在5年内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当“元宇宙”真的实现,将没有物理世界的限制,人与人的交互也将不再停留在文字音视频的社交,实时互动、交错时空的互动都将可以被实现,这必然诞生新的生活方式。
但要奔向“元宇宙”,就必须打造出实现虚实结合的基础设施。
就在刚刚过去的0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通过商汤前瞻打造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和多种AI技术平台,解读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的“密码”。
其实早在年,徐立就提到,“商汤科技正在做两个工具,一个是生产力工具,为传统行业降本增效;另一个是交互工具,带来新的交互体验和应用,形成新的应用场景。”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商汤就已经在寻找连通虚拟与现实的通道。
将现实世界数字化“搬”到虚拟世界
要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首先需要对物理空间进行数字化,打造数字孪生,给物理空间一个虚拟的投射,可以让人们通过虚实叠加,对现实世界进行更智能化的管理。
虚实结合构建的世界将比互联网更全方位,是更深层次的延伸,而真正打通虚实融合,把现实世界数字化搬到虚拟世界中,必须全面实现物理世界的数字化。
随着这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AI技术的应用也渗透到交通、医疗、园区等高频率的行业与场景。但实际上,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仅有百分之二十的这些头部需求得以满足。
仍有百分之八十的长尾应用场景未被覆盖,例如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依然高度依赖人工,投入大量的人力、收集巨量的数据。在更细分的领域,例如,解决自动扶梯安全、高空抛物、解决老人跌倒等社区关怀的问题时,可采用的数据更少,也更难。
这些长尾应用日常但也低频,采集到的数据往往是零数据或小数据,机器只能用通用技术来延伸和泛化,对这些长尾场景进行可能的猜想。
显然,这样单一的技术路线难以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覆盖。
为此,商汤科技自主研发的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通过通用型技术,能够全面解决长尾应用的需求问题,通过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的成本,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规模化的AI创新与赋能。
在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商汤试点了AI+一网统管,开发了“智能巡屏”功能。
江苏路街道依托商汤SenseFoundry方舟城市开放平台,选取了中心城区最集中的暴露垃圾、单车停放等场景进行试点,通过AI场景分割等技术将区域内个摄像头转化成为智能感知神经元,解决摄像头“看得见”图像但“看不到”问题的弊端,实现事部件问题秒级发现,并及时推送给网格员的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