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讯记者金朝晖上海报道战“疫”当前,为了更好守护周桥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为了保护好奋战在一线社区工作者们的安全健康,周家桥街道的企业、居民、爱心人士、社会组织的慷慨相助,通过“七个一点”,拓宽渠道千方百计筹措防疫物资。
政府部门拨一点
疫情发生后,政府各级条线部门和群团组织调动各方资源,积极筹措防疫物资,区卫健委、区商务委定期下拨一些防疫物资。区民政局定期下拨重大疾病患者和孕产妇的口罩。区委组织部发放口罩个给困难党员。区妇联为战斗在社区抗疫一线的街、居二级妇联同志送上只口罩。团区委向街道捐赠只一次性手套。区机关联合团支部自发缴纳特殊团费,购买了KN95口罩50个,捐赠给街道一线人员。
企业帮购买一点
街道党工委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平台,挖掘会员单位资源,做到应筹尽筹。华氏大药房、上海万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是注册在周家桥街道的企业,他们有防疫物资生产及销售企业的沟通渠道,在街道的请求下,他们二话不说发动电商企业、外贸企业,想方设法拓宽采购渠道,帮助街道“抢购”了红外线测温枪、护目镜、84消毒液、酒精、防护衣、手套等一批防疫物资,解了街道防疫工作的燃眉之急。
爱心企业助一点
洁适比安全防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向街道医院医务工作者捐助了个防护口罩、个一次性护目镜,并仍在积极帮助街道调配防护资源。东亚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街道捐赠了免洗洗手液30瓶、一次性手套个、直喷式消毒液80瓶、消毒原液6桶等防护物资。佳缘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捐赠一次性口罩2个、酒精84瓶。上海逸仙人寿堂养老(集团)有效公司捐赠额温仪20把用于小区居民进出测温。华谊集团团委通过团区委向街道捐赠高浓度84消毒液10大桶、84消毒液86瓶、手套20只。博组客工作站捐赠了只口罩。
邻里相帮匀一点
疫情面前,邻里之间匀口罩成为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武夷花园小区楼道内出现了一张署名“上海红领巾”纸条,来自复旦小学的杨一飞同学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写下纸条,并给楼道里每户邻居匀了两个口罩,让疫情中人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虹桥馨苑小区和春天花园小区居民把自家的额温枪拿出来给大门口保安给进入小区的居民测温。
爱心人士捐一点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得知物资紧缺,街道的爱心人士和居民有捐口罩、有捐测温枪、有捐护目镜,也有把家里一瓶、半瓶的84消毒液拿出来消毒公共区域。爱心人士薛佩诺女士得知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小区垃圾志愿者和厢房分拣员严重确实口罩,她千方百计高价买来0个口罩捐赠给街道。区政协委员、新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林丽娟与区政协委员、上海羽瓦台美术馆馆长陆天艳联手购买了只口罩捐赠街道。春天花园小区居民裴蕾向把自家备用的个口罩,2瓶免洗洗手液捐赠给了街道;居民吴光红看到居委会、物业公司人员口罩紧缺,就把只口罩捐了出来;居民冯丽容主动捐赠口罩个,护目镜6副。虹桥河滨业委会主任、青年律师张烨石,大年初一想方设法搞到只口罩捐赠给了街道。锦屏、虹桥万博、范北等多个居民区党员积极主动到居委会缴纳特殊党费,要求转赠慈善基金会用于救灾。仁恒河滨花园居民金某一次性向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社区的其他居民群众也纷纷自发向社区基金会募捐,用于购买防控物资。
物业公司备一点
承接周桥辖区小区物业管理的古北物业、仙霞物业、中盛物业、联源物业、大楼物业、华阳物业等多家物业公司充分发挥“红色物业”优势,冲锋在前,扛起小区防疫的重担,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联系、采购、储备了一些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防护物资,用于各小区的疫情防控。
社会组织帮一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公羊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罗伟是周家桥街道大家源居民区的居民,得知街道疫情防控物资紧张后,他积极组织“公羊”公益的同志无偿为街道4个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及部分物业托管小区进行专业、全面的消毒工作,从上午一直干到下午,没吃一顿饭、没喝一口水,清除了辖区卫生消杀“死角”。公羊公益服务中心还协调北清智库商学院及校友总会公益事业部向周桥卫生中心、周桥事务受理中心等捐赠了6台空气净化器。市儿童基金会向街道20名困难儿童捐赠了个口罩。上海市慈善慈善基金会长宁分会捐赠街道消毒水4桶、额温仪4个,耳温仪2个、密切接触者转运车一辆(租赁专用)、转运车车载客气净化器1个,向各居民区捐赠一次性手套只、消毒片21瓶,向困难居民捐赠大米袋(斤),向社区工作者者和志愿者捐赠免洗手液支,捐赠口罩只用于事务受理中心工作人员和居家养老助老员等,向社区卫生中心捐赠防护服5套。区文明办下拨一次性雨披线、口罩个、手套个。辖区内的三泾庙、沪西礼拜堂等宗教团体也纷纷奉献爱心,捐赠了酒精棉球、护目镜、防护服、酒精、消毒洗手液等一批物资。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党工委在战疫中集思广益发动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共同筹措防疫物质的举措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