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刚过完70岁生日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团校(以下简称“上海团校”)依旧散发着青春活力。这种活力,从团校每天进出的人群中就能感受一二。
团干部在这里接受培训,并根据大数据分析获得优质课程推送;大学生来这里举办原创校园文化戏剧产品首演、首秀、首发;海归青年在这里报班上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上海棚户区调研旧改实践;全网粉丝超百万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不刷题的吴姥姥”和青年科学“发烧友”在这里为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的中小学生上科学素养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上海团校在群团改革之后虽然不再从事学历教育,却通过开门办校,把“知识福利”派送给更广大的青少年人群。
96岁老楼焕发“青春感”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上海团校,有一个长约10米的大门。以往因学历教育校园封闭管理的需要,这扇大门通常关闭,有专人看守;但今后,上海团校将打开大门,与年轻人“亲近”起来。
年秋季,上海团校70岁生日当天,校园内的先驱广场上揭幕了一个圆环形雕塑,雕塑上刻有中国第一个共青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8个发起人的画像及介绍。先驱广场直通校内一栋96岁高龄的雅致老建筑——青年会堂。
围绕先驱广场、青年会堂及其周边的俞秀松雕塑,一堂适合各年龄段青少年、有趣的故事课正式上线。这是上海团校开门办校的第一步——各界青少年都可以通过团上海市委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