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盲考生高考成绩居上海前10离最高

6月23日深夜,上海许多高中学生的家长群都因为一张图片上的信息炸开了——“上海市前10名复附4……盲童学校1”。家长们纷纷惊叹、感慨、质疑,记者24日上午联系到被这张图片点名的上海市盲童学校应届高考生王蕴,证实其考分为分,距最高分分仅差3分。

视力全盲的王蕴取得出色成绩本已令人大吃一惊,更让人吃惊的是,王蕴全家对此并不在意。

23日晚,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年考生高考各类别成绩分布表,父母从同事口中得知王蕴分数在全市考生名列前茅的消息后,又接到了盲校校长徐洪妹打来的祝贺电话,但他们甚至都没有叫醒已经入睡的儿子,直到24日早上才平淡地告诉他,儿子的反应也正如意料中的“淡定”。

王蕴一度担心考不上大学

24日上午,如常带着王蕴兄妹俩去体验卡丁车试驾的母亲侯女士表示,无论是绰号“淡定哥”的王蕴还是父母,他们从不考虑排名、比较,不问分数,只想着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一点。所以,他们最高兴的都是发挥能力获得升学机会,而不是考试成绩和排名本身。

图说:王蕴作为学生代表在上海市盲童学校年校庆上发言。上海市盲童学校供图

考试结束后,王蕴一度担心发挥不好,考不上大学。母亲安慰他:“只要有大学上就很好了,实在没大学上,现在学习途径很多,就在家里学也可以!而且,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大学只是一个阶段。”

很快,王蕴就放下了包袱,高考结束后,他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规划,正常自学英语、历史,重拾因高考暂时搁置的钢琴和竹笛乐器,还加强了每天几公里的跑步训练,准备下半年参加马拉松。

图说:王蕴的爸爸陪他跑步。王蕴供图

儿子淡定,父母更淡定

儿子淡定,都是来自于态度更淡定的父母。记者询问他们有没有送考,侯女士笑着说,因为孩子住校,他们甚至没把这事放心上,更没有送考。高考结束后是周五,往常王蕴会自己坐车回家,那天因为学校放假了,爸爸去帮他拎行李回来,这是高考期间唯一的区别。

采访中,王蕴的成长之路给记者留下深刻感触,特别是侯女士的一番话“父母放手,孩子才有更大的空间”更引人深思。

盲校是从小学开始住读的,而且他们从小接触的都是盲文,父母并不能带他四处补课、刷题,主要靠校内学习、吸收,课外他们更多注重的是性格和眼界的培养、开拓,这使得王蕴成长为一个老师、家人、同学交口称赞的好学生,而不仅仅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

“淡定哥”从小独立自主

侯女士告诉记者,王蕴因早产后吸氧过多损伤视网膜,视力逐渐下降,4岁完全失明,不过,分别是东华大学教授和副教授的父母从来不把他当做特殊孩子对待。王蕴从小与视力正常的孩子一起玩耍,父母也从不因为觉得孩子特殊而包办代替,而是会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图说:王蕴在迪士尼春游。上海市盲童学校供图

3岁上幼儿园后,王蕴就开始自己吃饭、穿衣,洗袜子和短裤。

8岁开始,王蕴开始学习游泳,后来,又在爸爸的铃铛声音提示下,学会了骑自行车。

小学六年级开始,他主动提出独立上下学,从此,每周一早上和周五下午,他都会拿着盲杖,独自往返于位于松江区的家和长宁区的盲校之间。

年,在爸爸的陪伴下,他挑战了“半马”,今年还打算报名“全马”……

正是因为从小被当做“一个普通的生命”对待,王蕴并不觉得自己特殊。他不仅会和普通人一样用“我看见”来形容自己通过其他感官感知的世界,没有“看见”“看不见”的区别,而且,笔下的世界往往比很多明眼人更加丰富多彩。

王蕴还很自信,侯女士很有感触地说,在王蕴小的时候,父母还不知该向别人如何介绍这个失明的儿子,王蕴已经自己说:“我看不见的,你们别害怕哦!”王蕴的自我介绍不仅让旁人不会另眼相看,还让起初有点纠结的父母更加释然了。

家庭教育以德为先

王蕴的班主任方雪娟老师也说,王蕴的家教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父母教育以德为先,将王蕴培养得非常独立自强,自我管理能力很强。在盲校,他和同学一起创办了“逆光翱翔成长营”,设计标识,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55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