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唯一,上海长宁启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

北京看雀斑的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8/9329858.html

在数字时代,老年人会遇到什么?

根据研究报告,目前近82%上海长宁区的老年人已经具备智能手机等数字化产品,手机挂号看病、手机打车出行、办理网上政务成为他们最希望学习的三大功能。如今,政策成为数字养老发展的主要“推手”,数字养老已进入深度推广期。

3月3日,“数字长宁20年,幸福养老新跨越”年长宁区数字养老报告发布会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实验基地启动仪式在数字长宁体验馆举行。

会议发布了全市首份长宁区数字养老报告。报告首次界定数字养老内涵,回顾数字长宁20年期间数字养老发展脉络。报告提到,长宁区从老年人视角出发,建设5大类23种智慧养老场景应用,满足老年人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医疗健康、生活便利、情感关爱等多种需求。

其中,长宁为全区户高龄独居老人安装烟感报警器、智能手环和红外探测器;依托康养驿站内的健康智能体测一体机,实现心电监测、彩超结果等云端同步;引入智慧助餐系统,探索小区人工智能问诊室和药柜获取慢病处方药等等。

报告还指出,目前,数字养老在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服务适配效能、生态治理能力、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会议启动了长宁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实验基地。围绕数字长宁“”战略机遇,长宁区民政局会同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实验基地,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养老特色实验基地。

随着实验基地正式启动,长宁区推出“上线上海长宁数字民政信息平台”等8项任务清单。其中,长宁“数字民政”作为清单中的重要内容,以线上技术倒逼线下机制。让全区39家养老机构分布、床位数等信息在地图中一目了然,将检查要素细化成43条,通过主动发现、被动发现、自动发现,把所有数据接入区“一网统管”平台,动态呈现监管要点,及时处置问题,从一个案件转变一个闭环。

除了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平台还覆盖了包括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在内的颐养指数和满意度测评,通过数字引领,从可以查看和管事,迈向可以预判、部分代替人工层层跃升。

“十四五”期间,长宁区将持续开展数字养老专项行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有更便捷、更幸福的乐龄生活,打造“大城养老”数字治理、韧性治理的“长宁样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2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