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日前召开志愿者恳谈交流会,志愿者代表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抗击疫情中的心得体会。
会上,志愿者们畅所欲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再次呈现在大家眼前。
周海康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多年来的志愿者团队带头人,他十分热心慈善公益,曾在年区代表处开展的“不是孤儿的孤儿”众筹项目中,报名带领5名志愿者赴云南参与救助物资的分拣和搬运工作。今年上海抗疫期间,他冒着风险帮助区代表处向社区、医院和敬老院运送抗疫物资。今年5月,他还连续五天参加区代表处开展的“关爱离沪滞留者行动”。周海康表示,做慈善源于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生前曾得到了社会上许多人的关爱和照顾,深受感动的他决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在他看来,志愿活动不在捐多少钱,而是一群人在一起一条心,做着帮助别人的事情,才有意义。
陶鹏飞是一名理发师,他发起的“小剪刀献大爱”公益项目深受人们的欢迎,免费帮助工地工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孤儿院孤儿等群体理发超过千次,曾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上海市‘优秀志愿者’”“长宁区‘孝亲爱老’道德模范”等多项殊荣。今年疫情期间,陶鹏飞也多次参加了区代表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们一同前往虹桥天地、龙湖虹桥天街及虹桥火车站等地,慰问滞留的人员。陶鹏飞表示,自己从小也是一名困境儿童,对慈善有着一种特殊感情,哪里有需要,只要他能做得到的,他都会努力地去做,这样的付出很快乐。
刘仙琴是一名居委干部,在上海抗疫期间,她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从早上六点便开始工作,经常要忙碌到晚上八九点。工作结束后虽然已是身心疲惫,但她仍积极报名参加了区代表处的“关爱离沪滞留者行动”,每天随队伍慰问到凌晨一两点。工作虽然艰辛,但是她说道:“能让身陷窘境的滞留者感受到上海的温度,让他们知道沪上的蓝天下有这样一群人在关心着他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张建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负责人,虽然在疫情期间修理厂的运营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他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政策,并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工作期间,张建曾在路上遇到一对母子从松江赶往虹桥火车站,问清楚情况后邀请他们上车,他们问要多少钱,张建当时脱口而出说:“不要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9岁小男孩受助时感激的目光。”张建说道,“到了火车站下车时,小男孩久久地望着我,眼里充满了泪水,竟说不出话。这段记忆将让我终生难忘。”
杨国辉是一名医疗器械公司的负责人,一直热衷公益事业的他在上海抗疫期间多次帮助区代表处搬运和运输抗疫物资。在参加区代表处的“关爱离沪滞留者行动”志愿活动中,他看到虹桥火车站的滞留者里面有很多人带着孩子,而自己也是一名父亲,看着他们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感同身受的他觉得自己必须伸手帮他们一把,让这些孩子感受社会的温暖。
据了解,截至7月18日,区代表处在今年上海的抗疫工作中,共援助各类抗疫物资价值万余元。区代表处的志愿者按要求及时为本区街镇社区、医疗机构、敬老院和高龄独居老人、区域内复工复产企业等送去援助物资,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关于上海维光骏希娱乐有限公司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调查处理的情况通报
长宁区联合检查房地产经纪行业,对这些问题责令整改
公众代表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共议长宁区城市更新
武夷路的新地标“WYSH翡悦里”即将亮相!
减免租金近4亿元!长宁在全市率先完成这项工作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