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示范创建新阶段上海长宁山东临沂

上海长宁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和服务制度创新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窦悦上海市长宁区目前有网络市场主体2.1万余家,其中,电商平台10家、电子商务企业余家、自然人网店1.6万余家,电商平台交易总额在上海市位列第一,一批富有潜力的新生代互联网企业正快速发展。近年来,长宁区以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为契机,在创新优化互联网监管和服务工作机制上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初步总结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经验做法,部分做法已在上海市或更大范围推广。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干部与平台工作人员一起讨论线上线下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凸显“放”的针对性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顺应企业期盼,先后在全市率先试点“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本区登记管辖企业,在区内设立其他营业场所或上海市内设立非经营性网点时,实行“一照多址”登记备案。对本区直营连锁食品经营企业,在确保分支机构经营模式统一、装修标准统一、商品配送统一、食品安全可控前提下,推行食品经营许可“一证多址”。试点在降低制度性成本的同时,刷新了企业线下布局新速度。目前,包括“互联网+食品经营”模式的6家企业受益于“一证多址”政策;包括在线新零售等50家企业受益于“一照多址”改革,在区内、区外备案地址个。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不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核心,以机制创新、流程再造为重点,制定出台《关于长宁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结合本区新设企业高频类别,今年5月1日起先行试点11个行业(药店、便利店、饭店等)。7月1日起根据上海市推进情况,全量承接25个行业的“一业一证”改革。目前,长宁区已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超张。

聚焦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探索建立市场监管容错机制。在上海市《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基础上进一步扩容,年出台长宁区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42项,特别将涉及电子商务监管、网络食品安全的10种轻微违法行为纳入清单,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业态、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同时推行清单动态管理,结合不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适时调整免罚事项。

坚持数字化监管,不断加强“管”的精准性

强化大数据手段运用,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强化制度优化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年率先与美团点评开展“天眼”大数据合作,运用平台海量动态数据,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模式。通过负面关键词监测,从消费评价中发现疑似问题商家,线上推送预警信息;监管部门快速响应、线下实地核查,告知平台相关行政措施,形成闭环。据统计,疑似问题核实率达70%,人力监管向技术监管转变效能明显。

加强基础数据交互共享,推进“数据管网”。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与平台合作建立健全入网经营商户管理机制。平台采集入网商户证照照片,利用图片识别系统,识别记录关键信息,推送监管部门比对,依据比对结果核验商户资质真实性。同时,监管部门动态掌握辖区商户情况。该系统运行效果明显,审核从原来几天缩至几分钟。“天网”“天眼”系统目前已推广至全国十多个省市运用。

推动平台加强技术治理,促进良好网络生态体系构建。开发政企联动平台,设计案件协查等功能模块,为平台配合网络案件协查等提供技术支持。年特别针对疫情防控、长江禁捕工作,督促指导电商平台严格商品发布规则,扩展非法野生动物、长江鱼鲜等禁限售词,提升拦截技术。对平台主动排查、监管部门监测发现的涉嫌违法违规商品,即时下架处置。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长江禁渔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深化跨区域监管协作,推进“协同管网”。年率先与杭州市余杭区建立跨省监管协作机制,网络违法行为协查、违法线索及案件移送实现全程电子化闭环管理。案件线索即时移送,协查请求到反馈减至3个工作日内,有效解决网络交易违法案件中取证周期长、效率低、对接难等问题。年与17个长三角主要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签署网络监管联动和信息共享合作备忘录,加强线上商品质量抽检、投诉举报、电子取证等方面合作。

坚持齐抓共管,不断提升“治”的系统性

引导制定团体标准,促进电子商务领域质量提升。在网络交易领域缺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引导制定团体标准,提高网络交易商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经营者自主承诺,自主实施,并自我公开团体标准,接受公众监督;另一方面,争议处理机构可将团体标准作为纠纷调解的参考和依据,有利于引导企业增强自律意识。年,引导易果、菜管家、盒马(上海)等7家电商企业自主制定实施全国首个《生鲜电子商务平台退换货服务要求》团体标准,及时填补行业标准空白。年,由携程、驴妈妈、途牛(上海)、春秋旅游等12家上海市内电商企业共同制定的全国首个《在线旅游平台旅行社产品(境内)退赔服务规范》对外发布,为长三角地区旅游行业标准建设提供借鉴。

健全消费纠纷速决机制,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维权共治格局。前移消费纠纷解决关口,引导平台开通线上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发挥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互补作用,与司法局健全日常联络、纠纷发现及转移工作机制,市场监管所与司法所实现“所所联动”。基层设置“消费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工作室”,鼓励开展在线调解网络消费纠纷。

山东临沂打造区域特色的网络市场经营模式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管局谭培国李文栋年12月,山东省临沂市获批开展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以来,临沂市市场监管局发挥牵头作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监管、优化服务,推动跨境电商、社交电商、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巩固了“南义乌、北临沂”商贸格局。年,全市网络零售店铺17.1万个,实现网络零售额.8亿元、同比增长14.6%,居山东省第3位。临沂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直播现场检查

简政放权审慎监管,催生触电上网、转型集聚的临沂商城模式

优化市场准入服务,推动临沂商城由传统线下经营模式向线上新模式转变,由网络店铺模式向直播电商新经济新业态转变。

一是准入制度“开绿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新开办企业刻章由政府“买单”。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允许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经营者“一址多照”、集群式注册。推进“证照分离”“证照联办”“一业一证”“全市通办”改革,有效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实现市场准入便利化。

二是治理理念“重包容”。适应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特点,对直播电商等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行以行政指导和服务为主的“包容期”监管模式,探索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给创业者更多成长空间,依法梳理形成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四张清单”,网络市场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目前,阿里、京东、快手、抖音、拼多多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官方服务商落户临沂商城。建成各类电商园区38个,发展网商11.8万户,电商从业者12万人。直播电商迅猛发展,建成顺和直播电商小镇、顺和母幼电商直播基地、山东临谷电商科技创新孵化园和惟业快手电商直播基地等16个直播电商园区,总运营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专职主播超过2万人,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临沂商城70%以上商户开展电商经营,成为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年,临沂商城实现网络零售额.7亿元。

健全规则强化自律,推动自建平台、行业垂直的新明辉模式做大做强

适应网络交易监管新形势新要求,健全监管规则,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一是加强网络监管规范化建设。制定《网络交易监管基础建设规范》,提出网监设备设施、机构职责、日常监管、人才队伍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成为山东省首个网络交易监管地方标准。

二是建立健全平台监管规则。制定《网络交易平台落实法定责任行为规范》,从主体准入管理、商品准入管理、规则管理、信息管理、信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管理等8个方面,对全市网络交易平台提出要求。制定《网络交易平台“双随机”抽查工作指引》,从电商平台检查流程、检查事项、检查内容和方法、检查依据4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抽查检查工作。

全市网络交易平台和自建交易网站达到92个。临沂新明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自建线上“新明辉商城”,与线下“新明辉安全防护体验店”融合经营。线上平台通过整合全球品牌,形成了6大类、50个子类,共计2.1万个SKU(产品统一编号,每种商品均对应唯一的SKU)的工业安全用品强大产品线,合作客户超过6万家,终端企业用户达40余万家。

放大规模集聚优势,促进线上线下、仓配一体的罗宾逊模式高质量发展

以仓储智能化提升为抓手,集中建设标准化、智能化、区域化仓储设施,逐步激发现代物流市场活力。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设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基金5亿元,用于扶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智能仓储产业发展。鼓励仓储服务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提升货物存储、周转、集货、配载的效率,降低电商仓储物流成本。

二是推动集聚发展。以临沂国际陆港为主要承载地,实施了万平方米智能仓储建设工程。引进和培育了罗宾逊智慧仓储、圆通速递、中通智能临沂管理中心等战略性投资商建设新型智能仓储项目。

示范区创建以来,罗宾逊智慧云仓项目综合采用立体货架、自动化分拣线、分拣机器人、物流标准化设备设施等,全仓自动化率超过80%。依托华为云平台进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和应用,实现自动化分拣、配送线路优化、即时需求反馈、精准绩效管理等功能,提高分拣效率50%以上,出库准确率高达%,为上下游商户减少综合运营费用36%。

引导规范挖掘特色,打造示范引领、农商协作的沂蒙乡村电商模式

坚持标准引领,强化“互联网+品牌”,夯实公共服务,拓展农特产品上行渠道。

一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结合产业集群优势,指导制定发布孝河藕、苍山大蒜、沂南黄瓜、水果罐头、油用花生仁等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指导蒙阴县果业协会制定《蒙阴蜜桃包装规范》团体标准,突破了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难题,实现蜜桃等易腐果蔬贮藏保鲜期延长50%以上。目前,全市共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0项、市级农业规范项。

二是打造农产品互联网品牌。引导企业在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借助“产自临沂”品牌,叫响了临沭柳编、蒙阴蜜桃、沂南黄瓜、孙祖小米、平邑金银花等区域公共品牌,推广“沂匠沂品”“绿色沂品”等电商公共品牌,培育了沂蒙大妮、帅客宠物食品、齐尚电商等优质电商品牌。

三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制定《临沂市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建设与服务规范(暂行)》,规范全市各级电商服务站点运营标准。建设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电商服务网络,建成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2个、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个、村居电商公共服务站点余个,打通了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年,临沂市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29.6亿元,增长16.8%。

宁波跨境电商监管与服务的探索实践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郑晗年8月,根据市场监管总局与浙江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浙江网络经济健康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精神,宁波市获批成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城市。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宁波市紧紧围绕“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与跨境电商新业态相适应的监管与服务的模式,打造“消费引领、开放包容、审慎监管、生态优质”全国跨境电商监管与服务样本区,有效助推网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同比增长10.9%;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71个,销售额超10亿元的园区有11个。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量持续多年保持逆势增长,年,全市跨境进口交易单量1.2亿单,进口交易金额.1亿元,为年以来的全国三连冠;此外,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监管试点,7月1日实现全国首批、全省首票“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保税区分局开展跨境商品监督抽查

探索三个“全”,构建跨境电商信用监管模式

探索全景式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在保税区试点建设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并于年年底上线运行。该平台通过定期征集整合各职能部门掌握的各类涉及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情况、日常监管数据、良好信息、失信信息、投诉举报数据,集中展示、全面分析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信用信息情况,做到跨境电商主体信息、经营信息、监管信息、服务信息、奖惩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的六大公开透明。通过强化行业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百姓购物提供保障,为监管服务提供依据。年,该平台实现与信用宁波、信用浙江的数据对接。年,该平台被纳入浙江省自贸试验区态势感知中心多跨场景应用项目。探索全闭环跨境电商信用监管机制。一是事前主体备案。全国首推跨境电商备案模式,通过建立市场监管注册和海关备案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对从事跨境电商企业基本情况的掌握,有效实现点对点的事前指导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二是事中质量监测。全国首创跨境商品质量监测模式,通过统一跨境商品的抽检流程和检测单位,保障质量监测的规范性和有序性;通过明确跨境商品质量监测职能界定,加强质量风险研判和消费警示,通过线上“神秘买家”和线下“随机抽检”的方式,由海关部门负责对保税仓内的跨境商品开展监督抽检,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网店和Ο2Ο体验店内的跨境商品开展评价性抽检;对抽检中不符合我国检疫规定或因安全、卫生项目检出不合格的情况,严格落实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对不合格产品实施销毁或退运处理。三是事后联合奖惩。制定《建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应用平台大数据分析结果对跨境电商实施动态管理,根据跨境电商不同的信用情况实施差异化的监管及服务措施,实现对区域重点跨境电商的扶优扶强和对违法违规跨境电商的跨部门联合惩戒。探索全方位跨境电商信用保障举措。一是首创跨境防伪溯源体系。通过跨境商品防伪溯源监管平台,对跨境商品加贴跨境防伪溯源码,内容包括跨境商品的品名、成分、生产商、进口商、来源国、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信息,展现国外启运地至国内消费者的完整物流轨迹,并联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海外公司将防伪溯源信息延伸到海外端,实现跨境商品“源头可追溯、过程可控制、流向可跟踪”。二是首创跨境质量保险模式。联合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跨境电商“真品险”专属险种,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2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