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通报:
1月25日0-24时,本市报告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两例病例情况如下:
病例1常住黄浦区,系23日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夫妻关系)。在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常住长宁区,系医院住院患者陪护家属,20日已落实闭环管理。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例病例相关接触人员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其中病例2医院闭环管理人员中发现的确诊病例,家住长宁,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对其居住地和相关场所及人员进行排查、流调、采样和消杀,目前所有相关人员和环境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出现新增病例后,市、区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组成联合流调专家队伍,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排查相关人员,对相关人员和环境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网友把穿着防护服的疾控工作人员称为“大白”,大家对“大白”的出现不要慌,这是他们在努力与时间赛跑,全力跑在病毒前面,精准流调和管控,尽力保障城市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和市民的影响。
目前,15例本地确诊病例均已在市公卫中心治疗,其中13例为普通型、2例轻型,均予以对症治疗。
截至1月25日24时,累计排查到密切接触者人,目前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措施,其中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9人已确诊(包含在已公布的15例确诊病例中)。
累计排查到密接的密接人,目前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筛查相关人员人次,目前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其中人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3人已确诊(包含在已公布的15例确诊病例中)。
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件,其中件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35件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均与确诊病例住所和工作场所有关。
上海公布年1月25日(0-24时)本地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市卫健委今早(26日)通报:年1月25日0—24时,上海新增2例本地确诊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如下:
黄浦区:昭通小区、永寿路号。
长宁区:绿新小区号、蒲莲堂中医馆、莱仪堂艾灸经络养生馆天山西路店。
注:对查明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对有确诊病例的场所等已告知当地,并严格落实了相关消毒措施。
上海年轻人不愿生娃?人大代表建议:将住房公积金变育儿公积金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
我国新生儿数量短期内得到了有效增长
但近年来又出现了明显下降
而在上海,户籍人口出生率则低于全国
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率
也呈现出扩大趋势
这引起了市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曾乐才的担忧:“人口出生率低,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家庭结构,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曾乐才看来,人口出生率低与结婚意愿、生育意愿低直接相关。他发现,有统计数据显示——
上海结婚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适婚人口平均结婚年龄较晚,年女性与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2岁,高于全国平均约25-26岁。
同时,上海的适婚人口生育意愿也偏低,不仅二胎生育意愿不高,二孩占出生人口比例仅约25%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
此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