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小车顺着屋顶的轨道在各科室之间传输药品,减少时间人力、抢救床“变身”转运床,再不用来回搬运病人、儿科区域独有的亲子卫生间彰显人性化……9月19日,医院(东院区)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行。医院(东院区)即山东第一医院(东院区),医院的“开张”切实解决了济南东部居民的就医难题。
儿科就诊环境温馨
亲子卫生间独特
医院东院区位于经十路以南、凤凰路以东、莲花山脚下。9月19日上午,医院(东院区)开始试运行。听说这个消息,家住附近的孙先生就带着10医院儿科看病。孙先生的儿子患有过敏性鼻炎,一到春秋季就鼻痒、流涕。由于家医院,孙先生以往都是开车带儿子到医院本院看病,“不但路上堵车,到医院也很难停车,但坐公交车又没直达的。”
“这下好了,我们在家医院的医生。而且新院区环境非常好,很温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孙先生说。
医院(东院区)儿科主任赵红洋说,新院区的儿科门诊区域有多平方米,还有儿童保健门诊、儿科病房,医院的儿科设置中,算体量很大的,可以完成对于儿童常规疾病和急危重症的诊疗。科室也完善了呼吸、神经、内分泌等亚专科,每天都配置有2-3名高年资的儿科专家坐诊。下一步,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还要开放夜间门诊,让白天无暇带孩子看病的家长在晚上也可到院诊疗。“今天虽然是试运行,但到今天上午为止,已经实现了两位数的门诊量,可见家有儿童的东部居民就诊需求很大。”
记者看到,儿科区域环境设置温馨,输液室明净宽敞,颜色鲜亮,墙面座椅尽量做到软包,以保护孩子的安全。门诊专门开辟了康乐区,让孩子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可以前去玩耍,医院的恐惧。在门诊区域,比较独特的要算三间亲子卫生间,卫生间内设置漂亮温馨,解决了很多家长带异性孩子进卫生间的尴尬。儿科病房里还专门设置了一间“未来梦想屋”,住院的孩子可以在里面进行看书等活动,为他们的人生植入正能量。
此外,医院还设置了小儿外科,是济南东部唯一拥有小儿外科门诊和病房的科室。目前科室有25张病床,可以针对0-16岁孩子的先天性畸形、肿瘤、外科感染、各种创伤等疾病进行诊疗。
物流小车穿梭跑
节省人力时间
进入医院(东院区)一期三座试运行的楼宇,会被楼宇屋顶上的轨道所吸引,它们与窗帘轨道类似,但却是实打实的智能化产品。在这些轨道上,会来回穿梭“物流小车”,小车如辛勤的蜜蜂一样,在各科室站点间运送物品,代替了以往由护士每天两万步在各化验、检查科室间穿梭的情况,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这是新院区打造的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是依据东院区建设的特点设计的,实现了楼宇间的物流传送,是济南首家实现楼宇间物品传输的物流系统。“医院是气动传输,仅限于一栋楼宇之内,体积像胶囊一样,只能传输很少的东西。医院则是很大的运输箱,只能在直上直下、方方正正的楼体实现传输,也不能在楼宇间传输。”医院医学工程部副处长褚衍彪介绍。
他介绍,“物流小车”的载重是30斤,可以代替人工运输耗材、药品、办公物品、检验试剂、标本等物品。它的运送速度是每秒钟0.6米,里面有平衡篮,无论怎么旋转,传输的物品能时刻保持水平朝上,不出现侧翻、倾倒等情况。小车空闲时,里面的紫外线消毒灯会自动开启,进行小车内的消毒。
褚衍彪说,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目前有44个站点,在每个站点都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传输。同时优化传输要求,如早上抽血的标本要集中送到检验科,应用传输系统就可以在管理系统里把配送时间优化,将物品在最优的时间送到检验科进行化验。而且系统管理非常智能,来回穿梭的小车会顺着各自的轨道行进,不会出现撞车、堵车的情况。
相关科室集中设置优化布局
缩短了就诊流程
MDT,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国家推行的一种诊疗方式,这种诊疗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医疗界和患者的认可。在医院(东院区),医院内外妇儿的门诊分区不同,这里是按照相关疾病进行分区。医院的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就在全省率先启动。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主任医师尹晓介绍,任何疾病都不是单一的因素,需要综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只降压、控糖是不够的,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