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年愚园路接连破圈,背后这支队伍

        

今年夏季上海连续高温,家住宣化路52弄3号的居民们不用再像往年那样顶着酷暑爬楼梯,去年底新加装的电梯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电梯加装过程却经历了一番波折,既要迁移小区车棚,还借用了一墙之隔的高档写字楼的通道,临时堆放建材。

“加装一台电梯,要靠一整个社区的努力,幸好每一个人、每一家单位都很支持。”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福世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琼说。多方支持、众人齐心的背后,是街道和居民区干部们多年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所赢得的民心民意。

日前,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

全体公务员参与“上下楼行动”

宣化路52弄3号位于小区的最里边,距离一旁的舜元企业大厦只有10多米,想要加装电梯,不仅施工难度大、空间小,就连堆放施工建材的场地也捉襟见肘。

面对这些棘手情况,福世居民区的居委干部试着与舜元大厦的楼宇管理方协商。没想到,大楼物业爽快答应出借场地,把距离小区最近的一条通道让出来,供加梯工程临时堆放材料。居委会也积极与加梯施工方协调,把材料运送时段集中到周六、周日晚间,不影响楼内白领们上班。

宣化路52弄小区加装电梯

高档写字楼与老旧居民区和谐共生、互帮互助,已经是江苏路街道延续多年的传统。近年来,街道全体公务员带头参与“干部下楼、走访上楼”“民生下楼、服务上楼”等“上下楼行动”,不仅覆盖全体居民区,也照顾到辖区内16幢重点楼宇、8个产业园区以及余家重点企业。楼宇和企业则积极将资源分享给社区,今年一场暴雨过后,舜元大厦的物业就为地势较低的老小区迅速提供了排水指导。

“我们街道不少可加装的电梯都是b类、c类,即‘加装有难度’或‘不适合加装’,需要街道和居委会做大量协调工作。”陈琼出生于年,有着“85后”的思路灵活、敢于创新的特质。

要给宣化路52弄3号加梯,还需要拆掉小区车棚腾出位置。一边是老年居民期盼多年的“上下楼”心愿,一边是小区其他居民的权益和诉求,陈琼带领居委干部充分征询居民意见,与街道、施工团队等多方协商后,决定趁着加梯工程、“美丽家园”建设,同步对小区原来的封闭式车棚进行升级,还加装了电动车充电装置,加梯工程有了可施展的空间。3号楼的居民一圆“电梯梦”,小区其他居民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舜元大厦在周末辟出通道助力老小区加梯

去年,江苏路街道成立了上海首个街道层面的“e梯通”网上加梯服务中心,辖区内既有多层住宅的加梯推进比例已经超过九成。“哪怕只有一台电梯能加装,甚至加装条件也不好,但只要居民有要求、有意愿,街道和居委会就一定竭尽全力帮大家实现。”陈琼说。

期盼已久的独立厕所

家住岐山村的董阿姨今年74岁,过去十多年里,因居住条件有限,她都要与同楼层的另一户居民共用卫生间。去年,江苏路街道通过“一户一方案”,试点了长宁区首个新式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计划,目前已有处共户居民有了独立的卫生设施,董阿姨家的独立卫生间已使用了近一年。

江苏路街道鸟瞰

江苏路街道是上海市中心典型的“老”社区,辖区内有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幢老洋房、栋历史保护建筑,60岁以上老人占比也达到40%,有2.02万人。与之相应的,是街道辖区内面积达11.5万平方米的非成套公房、非成套新式里弄房屋和小梁薄板房。破解“老小旧”,是街道新一代公务员、基层干部们当仁不让的使命。

岐山村的卫生设施改造始于去年开春,到去年10月基本完成。董阿姨家和邻居的厨房分隔在楼层两侧,但卫生间一直共用一个。邻居家洗菜、淘米时会借用厕所空间,加之两户人家日常洗衣、洗澡、如厕,6平方米的卫生间使用频率相当高,经常要排队上厕所。卫生改造启动后,厕所的面积划分依据的是两户人家的房屋面积。董阿姨家有40多平方米,邻居家只有10平方米,意味着分隔后邻居家的厕所只有不到2平方米,空间较为狭窄。

“我发扬风格,主动让了点卫生间的面积给邻居,这样大家都能早点用上新厕所,而且居委会一直很为我们居民着想,我也想让他们的工作更好推进。”董阿姨快人快语,但道出的是对基层干部的认可。

作为上海“一网统管”首批试点街道,近年来,江苏路街道还持续发挥数字化转型的先发优势,为辖区内户独居老人率先安装了智能水表,承接了上海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最近,通过人民建议征集,街道启动了曹家堰绿地改造、延安西路江苏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等工程,都是群众呼声高、覆盖广的民生项目——既是下决心解决“急难愁盼”,更是让“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真正落到实处,深入人心。

讲好愚园路的“上海故事”

“今天我们参观时,有两个正在逛街的女孩也加入了队伍,跟着我们一起走完了整条愚园路。”愚园路的“原住民”霍白是江苏路街道岐山村居民区的退休党员,也是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团长,经常为各地远道而来的人们讲述愚园路纵贯百年的历史变迁。

9月初的一天,霍白正带着一支外省市考察团探访愚园路,两位原本冲着“网红店”而来的年轻人被他的讲述吸引,“蹭听”了一路,还问了不少关于钱学森、恽代英、施蛰存等愚园路上历史名人的故事。看到《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路易·艾黎旧居等红色历史地标与梧桐树、老弄堂和时髦商铺交相辉映,两人更是感到惊喜,主动请霍白推荐关于愚园路和上海人文历史的书籍来阅读。

愚园路弄宏业花园?舒抒摄

愚园路号?孔建宏摄

愚园路今日的活力与跨圈层的影响力,与长宁区自年以来推进的愚园路城市更新密不可分。江苏路街道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社区有任何动作,都会先做民意调查。”在愚园路居住近70年,霍白有发言权。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岐山村号钱学森旧居展览筹备期间,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街道负责领导和基层干部的身影。“大家在弄堂里碰面,就那么站着讨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抢救红色记忆’时不我待的责任感”。

岐山村斜对面的弄堂,是江苏路街道愚园路党群服务中心的所在地。这是一栋仿小洋楼建筑,为的是与周边花园洋房风格的“真”历史建筑相呼应。但楼内的服务功能却非常“接地气”,一楼有中医针灸、推拿、配药等老年居民最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地下一楼是戏剧社、舞蹈社的活动室,二楼则兼具读书会、青年中心、助餐点、合唱团排练厅等功能。

“筹备阶段街道征求了很多居民意见,大家希望党群中心能够彰显愚园路的特色,又能服务居民最切实的需求,现在都实现了。”霍白说。

讲好愚园路的故事,就是讲好上海的故事。最近,岐山村居委会搬出了原来的办公室,把原本位于弄堂一栋花园洋房的办公空间改造为“岐山会客厅”,向所有居民开放。位于愚园路历史名人墙展示厅的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也将有新变化,除了红色的征集邮筒,名人墙也计划启动数字化建设,持续深挖百年愚园路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引领全体公务员擦拭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舒抒

    

题图来源:愚园路“故事商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4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