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阀的雏形:帝国治理下的开挂玩家
自中国古代以来,历史书惯于将那些拥有一定势力,在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内形成特殊垄断地位的人和人们冠以“阀”之名。
例如:军队有军阀,学术界有学阀,金融界有财阀,工商界有商阀。
由于各种“阀”们大多利用自己的垄断势力干一些党同伐异、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的缺德事,致使“阀”字渐渐地有了贬义。
其实,还有一种“阀”的由来比上述种种“阀”更加古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加根深蒂固,也即是“门阀”。
既然是“门阀”,就意味着这是以家族为单位的“阀”,其一切行为的最终导向,都是为了扩大家族的合法与非法利益。
别看“门阀”和“阀门”虽然只是文字顺序不同,其内涵却相差万里,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有高门大户者才称得上“门阀”
若要推究“门阀”最早的来源,可能得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年晋文公称霸中原,麾下有六位大将,即智、赵、魏、韩、范、中行六大夫,他们为文公霸业出力良多,因此全都被任命为卿士。
后来六家族中范、中行两家被吞并,其他四家历代都在朝中担任高官,称得上真正的世家大族。
春秋末期,智伯联合魏、韩两家围攻赵氏未成,赵氏反过来又联合魏、韩灭掉了智氏,终于赵、魏、韩三家垄断晋国朝政大权,最后反而把国君流放到外地,自己瓜分了晋国的土地,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又百余年后,出现了著名的战国“四大君子”,即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齐有孟尝君、楚有春申君,他们广蓄土地和财富,各自豢养大量门客,形成能够左右一国局势的军事和政治势力组合,并成为对国君的潜在威胁。
虽然“四大君子”在战国末期逐渐凋零,但六国贵族在各自的疆域内依然拥有巨大的权势和影响力,他们的权力代代相传,即使在秦国统一之后也不断对中央政权提出挑战。
如果换成你是皇帝,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全国各地有几十万反对你的贵族,他们手里有钱、有土地,有的甚至还有私人武装,你能睡得着觉吗?
秦王扫六合
这就好比你是运行整个游戏的网管,但你却发现自己的服务器上始终有一批开挂玩家,这些人除了非法收取其他玩家的保护费,还一直在破坏服务器的稳定性。
不治理不行!
大度的你觉得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教育一下他们还是会收心做好人,于是走出了第一步:加强监管。
秦始皇为了摧毁关东六国内部根深蒂固的贵族势力,于公元前年强制性地把12万家六国贵族迁到咸阳,后来又陆续搬迁了约8万户旧贵族。
他以为把这些人集中到眼皮底下管控从此帝国就能长治久安,没想到自己才驾崩没多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真正打垮秦国的并不是陈胜吴广,而是名义上奉楚怀王为共主的六国贵族。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占领咸阳之后,六国的贵族对秦国实施了凶狠的反攻倒算,并借由项羽这个旧贵族的代表,在原来的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地方政权,也就是公元前年项羽册封的十八路诸侯。
项羽祖上好几代都是楚国的大将,根正苗红的“官N代”,但出身草根的刘邦却不是,由于无权无势,他奋斗了大半辈子也不过就是个管辖几十里地的“亭长”,要不是秦末农民起义,亭长应该就是他仕途的天花板了。
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还是借助联合六国旧贵族的力量,相当于游戏换了运营商之后,原来的几个开挂玩家出钱成了新运营商的股东,又聘请了一个叫刘邦的执行董事。
为了讨好这些真正的实力派,保护他们的利益,汉朝建国以后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策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汉朝初年的政治安定局面加速了贵族势力的更新换代,一方面,在楚汉战争中立下功劳的一些新贵族成为大地主,另一方面,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得大量地方“豪强”陆续涌现。
由此产生了影响封建王朝寿命的无解毒药:土地兼并。
古代佃农
纵观封建时代,土地兼并的速度往往呈几何级数般地增长,由于本身就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地方豪强能够使用更加先进的铁制农具和更多耕牛,并产生更加显著的规模效益。
这一切都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财富去购买土地和垄断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资源。
而普通自耕农财力有限买不起铁质农具,也无法购买大量畜力,从而导致他们可怜的收成越来越少,在饥荒来临时只能依附于大地主,沦为佃农。
土地兼并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大地主拥有一切,雇农辛苦劳作一年到头却连自己都养不活,最后老百姓活不下去,要么饿死,要么揭竿而起。
这个王朝的第7任皇帝汉武帝雄才大略,继发布“推恩令”解决地方藩王问题后,又决定干一件更大的事:抑制豪强。
一开始他和秦始皇一样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手段,把全国范围内资产超过万钱的富户都迁移到长安茂陵居住,并且给予了相当丰厚的现金补偿。
汉武帝刘彻茂陵
这就相当于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脚下建起了一座规模空前的“富人区”,等到千秋万岁后也能时刻俯视这繁华的城市,可谓永不寂寞。
只可惜有一些豪强并不买账。因为自己的地盘上是自己说了算,但到了天子脚下可就没那么自由了。
因此有许多人抵制政府的政策,包括所谓的“大侠”郭解。
郭解早年靠挖坟掘墓积累了不少钱财,门下也养了几百个食客,他乐善好施,在家乡河内名气很大。如果按近代的说法,他应该有个称呼“郭大善人”。
郭解并不想搬到长安去,因此他打算找个人在汉武帝面前为自己说情。一来二去,郭大善人靠打通关节找到了一个了不得的人。
此人便是大将军卫青,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跺跺脚地都要晃一晃的厉害人物,如果西汉帝国有个权力排序,卫青绝对可以排进前三名。
卫青找了个机会对汉武帝说:“郭解是个穷人,犯不着把他迁到长安来。”
卫青(网络图)
事实证明,卫青归根到底只是个武将,政治上还是太幼稚了。他这句话不仅没有帮到郭大善人,反而成了郭大善人的催命符。
作为帝国权术的顶级玩家,汉武帝一听就知道这句话的背景并不简单。
郭解是个什么角色,无官无职无爵位,居然能找到大将军给自己说话,这本身就是件非常离谱的事。
更离谱的是你明明是个手眼通天的大豪强,竟然还在老子面前装穷人,这是猪鼻子栽蒜——装象吧?
因此汉武帝毫不客气地回怼卫青说:“他连大将军都能请得动,怎么可能是个穷人呢?”
大将军你自己也不想想,平头百姓别说找你说情了,就算见你一面也是不可能的,像郭解关系这么硬的狠人还能叫穷人?
今天郭解能找到大将军,明天就能找到丞相,御史大夫,廷尉,接触到整个帝国的权力核心,就冲这一点郭解已经死定了。
汉武帝:郭解必须死
但是更劲爆的事情还在后面。
杨季主的儿子是县里管行政事务的官员,是他向朝廷通报请求迁移郭解,于是郭解的哥哥便把他杀了。
过了没多久,杨季主也死得不明不白。有人跑到长安向朝廷反映杨家的冤情,结果却死在皇宫门口。
对郭解来说,西汉政府的法令形同虚设,自己的哥哥就可以随意杀人,而当地的官府居然对此无可奈何,这是赤裸裸地向朝廷的权威宣战。
汉武帝非常生气,你说换谁谁不生气?在皇宫门口杀申冤的人,相当于郭解把口水吐到了自己脸上,而且还叫嚣“你有本事来咬我啊”。
这货不仅是开挂号,还是个红名号,必须坚决封号处理。
于是他下令全国通缉郭解,花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把郭解抓到,并把他切开晾着。这还不算完,皇帝索性把郭大善人一家都抓起来切开晾着。
郭解:开挂一时爽,全家XXX
其实人好好地活着一般是不会横死的,要是横死大概率也是自己作死。
二、门阀的发展:玩家参与制定游戏规则郭解的势力虽然被连根拔起,但是郭解所代表的那一类人却生生不息,十几万人被搬到了长安,他们所遗留下来的空缺,却由几十万人,上百万人来填补。
因为滋养豪强的根本资源:土地是不能迁移的,只要土地在那里,总会有新的地主产生,他们以宗族为凭借,一代接一代地野蛮生长,誓要把土地兼并继续下去。
终汉武帝一代,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和豪强们作斗争:冒出来一批就处理一批,处理一批又冒出来一批。
没想到这些人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来一茬,在和豪强的斗争中,汉武帝最终还是无奈地接受了现实的结局。
武帝死后一百多年,西汉的豪强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直到王莽篡汉,实施了所谓“托古改制”,可是新政脱离社会实际,偏偏又爆发连年天灾,逼得本就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纷纷起义。
千军万马战昆阳
在数十年混战之后,政权落到了地方豪强出身的刘秀手里。
就好比一个技术出身的老六网管任性改写程序之后服务器崩溃,最终一个原来的开挂玩家联合另外几个开挂玩家一起盘下了公司。
刘秀开国的主要班底:太傅高密侯邓禹、大将军安阳侯朱祐等人,都是当年和他一起在著名儒士许子威那里学习《尚书》的同学,也是地方上有一定势力,有钱有兵的豪强。
这给了豪强们发展的新思路:一直当野路子玩家不行,我们也得走正规化道路。
掌握权力的他们以教育为门槛,自行设定了进入权力分配程序的规则:必须是接受过系统儒学教育的人才,才能具备被举荐为官员的资格。
门阀学术化,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整个服务器的规则已经变得对普通玩家非常不友好了。
刘秀:朕与士人共天下
首先,要当官就必须要读书。普通人种地养活自己都来不及,根本没钱接受当时还是奢侈品的儒家教育。
所以东汉的基本选人制度“察举制”就很离谱,举来察去,所谓的“人才”都是那些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以至于闹出“察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这样的笑话。
其次,东汉政府的高级官僚,比如太尉、司徒、司空、九卿、州刺史都可以自行向朝廷举荐人才,称为“征辟”,这就从中央政府那里瓜分走了一部分人事权力。
一部分读书人通过大官员的举荐后进入权力中心,他们投桃报李,反过来对当初栽培自己的官员后代特殊照顾。
在东汉中央政权这个大的服务器架构下,出现了一大批小的分区服务器,原先的开挂玩家们变成了分服务器的管理员,不仅不受监管,还能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要求玩家氪金。
在这种没有监督的权力格局下很容易形成地方性的利益集团,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四世太尉”的弘农杨家,历代不离尚书令、三公的江夏黄家,他们通过垄断仕途上升的途径,形成了“权力世袭”。
《二十四孝》里面有两个著名的故事“王祥卧冰”和“黄香温席”,说的是王祥大冬天用体温融化坚冰给继母捉鲤鱼和黄香冬天用身体暖被窝让父母睡得舒服的故事。
王祥卧冰
其实仔细想想:一个人冬天卧在冰上是干嘛,就算是路人看见了也大概率会说这人有病,另外,一个人冬天给父母暖被窝这种隐私的事情有必要到处宣扬吗?
但只要再想想:王祥官拜太保,黄香官居尚书令,上面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你没有功劳,没有业绩,也不是学术大牛,这都不要紧,只要有关系就可以炒作包装啊!
无数人皓首穷经毕生苦学依然潦倒不得志,有的人一出生就已经躺赢在了社会顶层。
相比于被宦官和外戚轮流垄断的中央政权,地方的门阀士族们自诩为“清流”,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动他们的奶酪。
因为你要是想罢免某个人,就会有一大群官员说:“陛下,不可啊,某某人道德高尚,能力出众,为官清廉,如果罢免他会失去民心的!”
你要罢免他,你就是昏君,是庸主。
黄巾起义
由于顶层的权力分配架构雷打不动,土地兼并问题很快变得比西汉还严重。到汉灵帝光和七年,即公元年,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的统治基础。
黄巾之乱后的中原像雨后的蘑菇一样长出来许多地方军阀,实际都是那些地方豪强势力的产物。
袁绍灭了,袁术死了,刘表没了,杨修被杀了,老一辈门阀们纷纷下线,新的网管登场。
曹操虽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却因为自己是个“宦官之后”而被门阀看不起,这让他觉得非常恼火。
要推翻老门阀,就必须摧毁他们的权力基础。
公元年,魏文帝曹丕调整政策,宣布把考察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并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考核标准“九品制”,也就是地方依然可以举荐人才,但用不用这个人却必须由吏部说了算。
这一新政策被称为“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贵族权力的盛宴
新的规则表面上看打破了地方大官和门阀士族对人才的垄断,实际上却有一个巨大的bug。
选人的权力全部集中到在朝的高官手中,老门阀进一步衰落,新门阀强势崛起。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门阀界的顶流很快出现了。
三、门阀界顶流出现:盛极而衰公元年,东晋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号称八十七万人的大军,使得半壁江山转危为安。
东晋出动的部队叫做“北府兵”,最高指挥官是冠军将军、徐州刺史谢玄。
“北府”即谢玄的基地京口(今镇江),“北府兵”是谢玄一手组建的军队,在性质上它已经不属于东晋中央政府可以直接掌控的部队,而接近个人的私兵。
当时北府兵劲锐甲天下,谢玄仅仅依靠八万北府兵就击败至少二十万人的前秦军,而前秦军却是可以把东晋政府军按在地上摩擦的存在。
淝水之战
光“北府兵”就可以吓得建康的司马氏皇帝睡不着觉了,然而在东晋疆域内却还有另一支不属于朝廷的强大私人武装,那就是以荆州为基地的“西府兵”。
王敦有了西府兵,就可以随时打进建康城让皇帝请吃饭,桓温有了西府兵,就可以废立皇帝还给自己加九锡。
就以王、谢两家来说,他们已经不再是操纵分区服务器的小网管,而是公司的大股东,而且占股的比例可能比司马氏皇帝还高。
这才是顶流门阀,简称“三有”门阀:手里有兵,家里有地,朝中有人。
门阀的地能大到什么程度呢?
王家话事人王导的大侄子王羲之,生了一个书法造诣同样牛掰的儿子王献之,这位王公子分到了王羲之的部分财产,其中有一座庄园。
这座庄园里光雇佣的佃农和干活的仆人就有好几千,水旱良田多得自己都数不清,而且还有两座山……
跟王献之家里比,这种地主庄园简直不算什么
谢玄的孙子谢灵运才华横溢,堪称是中国古代凡尔赛文学的祖师,这哥们写了一篇长达一万多字的《山居赋》,炫耀自己家的庄园“始宁墅”有多么富丽堂皇。
后人根据《山居赋》的描述,推测位于今天绍兴市境内的“始宁墅”东西广达40多公里,南北宽达15公里,总占地面积平方公里以上。
就是说这个庄园的面积约相当于今天上海市中心城区那么大,也即是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之和,比韩国首都首尔的面积还大。
在这庄园里可不仅仅有山水风景,还造纸、制药、烧陶、酿酒、纺织种种产业,自成一体,日进斗金……
那个在朋友圈秀“20万一斤茶叶”、“元一条香烟”、“家有10套房”的江西周公子,跟谢公子比起来只能算个X。
谢公子的《山居赋》发表之后传诵一时,把当朝皇帝宋文帝都震惊了:我天,我只知道谢家有钱,却不知道他家这么有钱!
过了几年,宋文帝给谢灵运套了个“谋反”的罪名,把他杀死,谢家的无数庄园土地随即归属朝廷所有。
谢灵运:我就炫个富,没想到把脑袋炫没了……
宋文帝的老爸,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也是个货真价实的草根,尽管非常忌惮门阀士族,却还是不得不用门阀士族,“与士人共天下”。
因为门阀掌握政权、军权、财权,动摇门阀也就是动摇国家的根基。
从南朝宋到南齐、南梁,这套游戏规则从刘裕开始玩了一百多年,却被一个外来的搅局者打破了。
公元年,东魏降将侯景占领建康城,饿死梁武帝,把南朝的衣冠士族们杀得十不存一。
这个来自山西的羯族胡人可不管你什么门第,什么士族,只要是看得不顺眼的一概铲平。
江南的门阀在这场浩劫中损失惨重,但在长江以北,以“西魏八大柱国”为代表的关陇军事贵族门阀集团却在统一战争中纷纷做大,从中诞生了北齐、北周、隋、唐四朝。
唐朝建立之后,全国各地的门阀重新被聚集在中央政权之下,而选用人才的标准也变成了基本打破门阀垄断的科举制。
唐太宗:天下人才快到我的碗里来
说白了,当初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还是要照顾的,但是必须分出一些空缺来笼络新人。
但这并不代表门阀的消亡和退出历史舞台,直到晚唐的唐文宗、唐武宗时期,草根出身的宰相牛僧孺、李宗闵还与门阀出身的宰相李德裕乌眼鸡似地斗了十几年。
又过了几十年,黄巢起义打进长安,再一次把士族高第们杀了个落花流水。
然后又是朱温篡唐,这哥们更绝,干脆把已经所剩无几的门阀贵族扔进了黄河,并嘲笑说:“你们平时不是自诩‘清流’吗?那就让你们和浊流同流合污吧!”
从五代以后,那种富可敌国,权倾朝野的门阀世家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但几千年来局限于一地区、一行业、一系统的类门阀现象却始终没有消失。
孙中山先生在《民族主义》中沉痛地说道:
但是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家族和宗族的利益大于国家的利益,一人的利益大于公众的利益,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道路上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