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大学思政课展示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供图(下同)
大学的思政课怎么上?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思政课又该以怎样的润物细无声去感动、影响和引领年轻一代的成长?昨天,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学观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本市幼儿园到大学的五堂思政课、现场授课或视频讲授,既契合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脉络,又充分展现了德育的循循善诱和价值观引领。
上海市荷花池幼儿园李文娟老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小朋友在看图说话的游戏中认识中国的伟大,真情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把红色的基因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面对小学生“为什么要参加新四军”的提问,90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宋强坚定地回答:“我18岁参军,就是为了去保卫祖国。”在这堂课上,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二小学的周亚妮老师与宋强一起,为盐城串场河小学的同学们讲述了新四军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图说:幼儿园思政课
在初中学段的展示课上,兰生复旦中学盛利铭老师和“大包干”发起者严宏昌、浦东展览馆金牌讲解员王韵正,以现场连线的方式,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伊始“18个红手印”的往事,以及“从烂泥渡到陆家嘴”浦东30年发展辉煌史的动人故事,引导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认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陈明青前往浙江安吉,与安吉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一起,结合“两山理论”,为安吉艺术高级中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美丽乡村”建设和助力精准扶贫的经济学课。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明青说,这堂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理论诞生地讲理论”,起于“情”字,在共情中能引发共鸣,重在“思”字,引发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