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容仪成为了市场中的香饽饽。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年中国美容仪行业市场规模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年中国美容仪需求量从万台增长至.2万台,复合增长率高达37.79%,预计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将接近亿元,年将突破亿元。而且,我国家用美容仪线上一年的销售额也从年的0万件上升到年的万件,四年间增长了将近七倍。可以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已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状态。
但在爆火的同时,家用美容仪也面临着不少的质疑。“智商税专割女生韭菜”这种说法频频而出,且部分品牌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包括烫伤、漏电、无明显效果等。
据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有关美容仪的投诉有条,最常见的是“严重漏电”“皮肤出现不适”“产品有瑕疵”“销售假货”等问题。在去年,深圳市消委会就发布了10款热销家用美容仪产品的比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有6款镍释放量超出欧盟限值要求的近80倍,手柄部位镍释放量是欧盟限值的近倍,是极度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的。
此外,虚假宣传也是这个行业一大诟病。就在今年8月,一则“李佳琦公司涉嫌虚假宣传被罚30万”的新闻迅速登上热榜,引发热议。而原因则是李佳琦在直播间介绍初普美容仪时,使用“全脸激活胶原蛋白、紧致提拉、提拉细纹、效果巨明显......坚持用了一个月,就相当于打了一次热玛吉,效果真的很神奇”等用语对初普美容仪进行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此对美腕公司(李佳琦关联公司)做出罚款人民币30万元的行政处罚。
的确,关于家用美容仪,长久以来频出质量问题,已经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也显露出监管的缺位。为规范这一市场,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不光是美容机构所使用的大型射频美容仪器,当前大热的家用射频美容仪或将也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这就意味着,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美容仪产品将走向市场亟需的统一标准,逐步正规化。
在今年的大促中,家用美容仪赛道再次升温,甚至众多国货品牌顺势崛起。根据鲸参谋数据统计,今年6月京东平台美容仪品类销量超50万件,销售额超2亿,较上个月环比增长超%,销售额和销售量都双双突破。
要知道,在前几年,中国的美容仪市场一直是国外品牌占据主导位置的,但随着我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国家的监管力度加强以及国民对生活品质化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进入这片蓝海,包括小米、华为、腾讯、顺为等,对InFace、飞莫Femooi、MeSmooth、AMIRO等多个国产美容仪品牌进行投资。这就使得国内的科技美容、仪器美容项目的市场份额逐渐攀升。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我国医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根本动力来自人均GDP水平的高增长、年轻人的抗衰老热情,以及消费者对医美的接受度上升,都给该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受到资本的格外青睐。”
也不少专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科技巨头的加入,科学美容将成为大趋势。科技与美容的融合,能让美容行业从传统的皮肤护理发展到更符合时代进展的新型技术。因此,未来我国是否会出现一批像国外品牌力强、科技属性更强的品牌,这只是时间问题。
“国内美容仪行业的成长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踏实的搞技术,沉淀品牌形象,相信未来会有一批很棒的国内美容仪品牌出现。”小米战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